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在任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敢于直言进谏,多次上疏陈言国事,提出改革建议。
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郑侠因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被贬为监汀州酒税。然而,他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百姓生活。元丰二年(1079年),他上疏《论新法十害》,痛陈新法之弊,受到神宗皇帝的重视。后来,他又绘制《流民图》,描绘了新法实施后的民间疾苦,使神宗皇帝深受感动,最终下令暂停施行新法中的部分措施。
哲宗即位后,郑侠被任命为右正言,再次上疏陈言时政,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然而,由于政治斗争激烈,他的建议并未得到采纳。晚年,郑侠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学问,著书立说,直至去世。
郑侠一生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敢于直言,是北宋时期一位有远见、有担当的政治家。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