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守惠酒
重阴未肯避阳明,飘风骤雨加震凌。
正月已缺二月近,滴水成冻威棱棱。
帝虽乘震利发生,令犹行冬重严凝。
鸎皆迁乔忽入谷,鱼已弄煖翻藏冰。
此时草木亦成愁,祗恐不得违其萌。
吁嗟羁穷影吊形,安得恝然如无情。
明良会合千载遇,乃以罪弃投荒荆。
单亲万里头应雪,不得朝晚奉甘馨。
闽岭之南方弄兵,杀气殊与生成争。
既不能辅助圣时使咸若,又不能慷慨帝前效昔人之请缨。
诗书满腹浪自饱,一句不得推而行。
身虽兀坐心惕惊,愁绪忽起填胸膺。
但听旷野深林调调刁刁,如有神号鬼泣声。
真江太守真慈明,惠施每每先单茕。
眼前突兀双玉瓶,满贮玉液清冷冷。
拜公之赐未敢倾,不觉失笑三闾生。
不学憔悴思独醒,哺糟啜醨随其朋。
往往一饮一石、五斗解酲,被人呼作生刘伶。
虽然遇酒而酩酊,心不汝醉神亦宁。
开樽又饮太守德,和气坐觉生簷楹。
不知凝冽自何去,至于愁思皆自澄。
乃知春功亦不远,缄封祗在瓶与罂。
安得遽尔披重云,划见白日临青冥。
和气习习扇九壤,枯枝朽质争敷荣。
风雨时,泰阶平,圣君万寿寰海清。
细草轻烟日邉路,凤管龙丝细可听。
有耳不闻鼙与钲,有目不识旗与旌,圣功浩荡不可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云不愿让阳光破云而出,狂风暴雨袭击大地。
正月过去二月临近,滴水成冰寒风凛冽。
帝王虽然犹如雷霆降临,但命令如同寒冬依然威严。
莺莺燕燕迁徙至山谷,鱼儿戏水突然藏入冰层。
此时的草木也充满忧虑,生怕违背了生长规律。
唉声叹气孤寂的身影映照出我的心情,如何能平静如水无所畏惧呢?
我期待遇到明智善良的知己,却遭受流放荒野的命运。
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忧心如焚,却不能早晚侍奉左右。
闽岭以南战火连天,杀气弥漫和生机抗衡。
我不能辅助国家实现和谐,也不能慨激昂向前领导献计献策。
心中有诗书智慧却无用武之地,身居高位内心惶恐不安。
只能听到旷野深林的鬼哭神号之声,深感自己的无能。
真江太守真是慈悲为怀,对孤独之人关爱备至。
眼前突然出现一对玉瓶,装满清凉液体。
感谢太守的恩赐不敢倾倒,我不禁大笑三声。
不愿像屈原一样独自清醒,随波逐流跟随朋友们喝酒。
常常大碗喝酒,借酒消愁,被戏称为活着的刘伶。
虽然酒醉人心却不迷乱,心怀感激安宁自在。
再次举杯感谢太守的美意,和顺之气充盈天地间。
不知不觉寒冷消逝,愁绪逐渐澄清。
才知道春天的气息近在咫尺,都在这瓶子之中。
希望能拨开乌云,看到太阳照耀着大地。
和顺之气充满世界,枯枝朽木也能焕发生机。
风和日丽,国泰民安,祝愿伟大的君主万寿无疆。
细草轻烟与阳光共舞,美妙的音乐响彻云霄。
不听鼓角争鸣,不见战旗飘扬,国家的伟大事业无边无际难以形容。
去完善
释义
1. 重阴:指阴暗沉重的天气。
2. 阳明:阳光明亮的天气。
3. 飘风骤雨:形容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
4. 震凌:震动欺凌,这里指恶劣天气的影响。
5. 正月已缺二月近:指季节已进入春天,春节已过,进入二月。
6. 滴水成冻:指寒冷的气候使得水滴瞬间结冰。
7. 帝乘震利发生:出自《周易》的“震卦”,象征雷,寓意皇帝在位治理国家。
8. 令犹行冬:指政策如同冬天一般严峻。
9. 莺皆迁乔忽入谷:比喻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
10. 鱼已弄煖翻藏冰:鱼儿在水中游动觉得水温适宜,却忽然被冰冻住。
11. 帝乘震利发生:指皇帝在位治理国家。
12. 令犹行冬:指政策如同冬天一般严峻。
13. 莺皆迁乔忽入谷:比喻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
14. 鱼已弄煖翻藏冰:鱼儿在水中游动觉得水温适宜,却忽然被冰冻住。
15. 明良会合:指贤明的君主和忠诚的大臣相遇在一起。
16. 投荒荆:指被流放到荒蛮之地。
17. 闽岭之南:福建省的位置。
18. 帝前:指皇帝面前。
19. 请缨:表示请求参军,为国效力。
20. 诗书满腹:指学问渊博。
21. 浪自饱:指虽然有学问但不能为国家所用。
22. 兀坐:独自静坐。
23. 诗酒朋侪:指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24. 嗟叹吊影:感叹孤寂的生活状态。
25. 恝然:无动于衷的样子。
26. 重阴未肯避阳明:指恶劣的天气不肯离去。
27. 飘风骤雨加震凌:形容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
28. 帝虽乘震利发生:出自《周易》的“震卦”,象征雷,寓意皇帝在位治理国家。
29. 令犹行冬重严凝:指政策如同冬天一般严峻。
30. 莺皆迁乔忽入谷:比喻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
31. 鱼已弄煖翻藏冰:鱼儿在水中游动觉得水温适宜,却忽然被冰冻住。
32. 此时草木亦成愁:形容草木也为这种恶劣的天气感到忧虑。
33. 祗恐不得违其萌:担心无法摆脱困境。
34. 嗟叹吊影:感叹孤寂的生活状态。
35. 闽岭之南:福建省的位置。
36. 杀气殊与生成争:描述战乱的气氛。
37. 不能辅助圣时使咸若:指没有能够辅佐皇帝,让国家繁荣昌盛。
38. 又不能慷慨帝前效昔人之请缨:指没有能够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像古代人那样勇敢请战的精神。
39. 诗书满腹浪自饱:虽有学问但不能为国家所用。
40. 一句不得推而行:指自己的主张不能得到实施。
41. 但听旷野深林调调刁刁:描述自己听到远处树林中的风声。
42. 神号鬼泣声:形容风吹过树木发出的声音。
43. 真江太守真慈明:赞美真江太守的仁慈和英明。
44. 惠施每每先单茕:指太守总是优先关心那些孤独的人。
45. 眼前突兀双玉瓶:形容突然出现的两个玉瓶。
46. 满贮玉液清冷冷:指玉瓶中装满了清澈的酒水。
47. 拜公之赐未敢倾:指不敢轻易饮用太守赠送的酒。
48. 不学憔悴思独醒:指不想像屈原一样忧愁孤寂。
49. 哺糟啜醨随其朋:指愿意和朋友们一起享受美酒佳肴。
50. 五斗解酲:指喝酒过量后用别的办法来解酒。
51. 生刘伶:指行为放荡不羁的人。
52. 虽然遇酒而酩酊:即使喝酒喝得大醉。
53. 心不汝醉神亦宁:指自己的心不会因为喝酒而迷失,精神仍然是清醒的。
54. 开樽又饮太守德:再次举起酒杯感谢太守的恩情。
55. 和气坐觉生簷楹:指周围的气氛变得和谐温暖。
56. 不知凝冽自何去:指寒冷的氛围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57. 愁思皆自澄:指自己的忧虑和烦恼都得到了缓解。
58. 春功亦不远:指春天的气息已经不远了。
59. 缄封祗在瓶与罂:指酒的香气被封装在瓶子和罐子中。
60. 安得遽尔披重云:指如何能够迅速地驱散厚重的乌云。
61. 划见白日临青冥:指希望看到太阳从蓝天中升起。
62. 和气习习扇九壤:指和谐的气息吹遍大地。
63. 枯枝朽质争敷荣:指枯枝和朽木都在竞相生长。
64. 风雨时,泰阶平: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65. 圣君万寿寰海清:祝愿皇帝长寿,国家太平。
66. 细草轻烟日邉路:形容阳光照耀下的小草和轻烟。
67. 凤管龙丝细可听:指音乐的美妙旋律。
68. 有耳不闻鼙与钲:指生活在和平年代,听不到战争的鼓声和锣声。
69. 有目不识旗与旌:指生活在和平年代,看不到战争的旗帜和军旗。
70. 圣功浩荡不可名:指皇帝的功绩巨大,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去完善
赏析
《谢太守惠酒》是北宋诗人郑侠的一首描绘自己受难时的复杂情感的诗歌。首先,他以季节变换作为引子,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但大自然的景象并非完全祥和,而是充满了恐慌和矛盾。然后,他通过自我形象的表达,传达出他的无奈、忧虑和无法实现抱负的悲哀。同时,他也感谢真江太守的馈赠,并通过对酒的描绘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他以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结束全诗,寓意着苦难终将过去,一切都将得到解决。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现实的描述,又有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困境中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太守惠酒》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侠在任职期间为感谢太守赠酒而创作的。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大田居士,北宋画家、诗人。他在庆历三年出生于福清县,自幼聪明好学,擅长绘画和书法。长大后进入仕途,担任过通判、知州等职。他为人正直,关心民生,曾在宋神宗时期上疏直言时政得失,受到皇帝的赏识。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这一时期,郑侠作为一位官员,关注民生,努力为百姓解决问题。他在任上结识了太守,两人志趣相投,成为了好友。在一次聚会中,太守送给他一坛美酒,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友谊。郑侠为此感动不已,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谢太守惠酒》,以示感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