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云门居士

标题包含
赠云门居士
云门山口云徘徊,居士道与山崔嵬。 清时肥遁古亦有,惊猿怨鹤今谁偕。 居士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 溪花野屮自春色,云芝石笋宁须栽。 软蒸抱石倾新醅,麋鹿惯我还无猜。 宁知玉署思贤切,御手调羮待客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云门山的山口上,云朵徘徊不前,居士的道路蜿蜒于青山翠岭间。 在繁荣时期,隐逸者退居山林的例子自古以来就有,如今有谁还能和这些对猿猴、仙鹤充满感慨的隐士们为伴呢? 居士在山中静卧,居所周围遍布如云的雾气。山门时而开启,为了迎接那些偶尔来拜访的猿猴与仙鹤。 山间的溪水、野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春天的景色,灵芝草、石笋等天然景观哪里还需要人工种植呢? 在温暖的怀抱中,我抱着石头,喝着刚刚倒出的美酒,而周围的麋鹿已经习惯了我,没有对我产生任何戒备之心。 我又怎么会知道朝廷正在焦急地寻找我这样的人才呢?皇上甚至亲自动手为我准备美味佳肴。
去完善
释义
1. 云门:指云门山,位于广东潮州府潮阳县北三十里,为海阳八景之一,有白云寺。这里也可能是指其他地方的云门山。 2. 居士:在家信佛而不住寺的人。这里是诗人对云门居士的敬称。 3. 肥遁:指隐居不仕。 4. 惊猿怨鹤:指受惊的猿猴和哀怨的仙鹤,这里可能用来比喻诗人和云门居士超脱世俗,不愿为官的生活态度。 5. 高卧:指闲居或隐退。 6. 溪花野屮:指野外的小花小草。 7. 云芝石笋:指云雾中的灵芝和石柱,可能是云门山一带的风景。 8. 软蒸抱石:形容酒醇浓厚,味道醇厚。 9. 御手调羮:形容皇帝的款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歌。郑侠以云门山居为主题,通过描绘云山之间的景色,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用“清时肥遁”的意象来形容云门居士的生活态度,表明即使在繁荣的时代,依然有人选择隐逸生活。同时,通过对“惊猿怨鹤”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士孤独状态的关切。 诗中,郑侠还描绘了云门居士的生活场景,如“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他还通过描述溪花野色、云芝石笋等自然景观,强调了自然之美和隐居之趣。 此外,诗人还通过“软蒸抱石倾新醅,麋鹿惯我还无猜”的诗句,展现出隐士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以及他们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最后,郑侠用“宁知玉署思贤切,御手调羹待客来”来表达隐士的尊贵地位以及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云门居士》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郑侠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即北宋熙宁元年。这一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导致朝政动荡,士人不安。 郑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进士及第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主簿等职。然而,在王安石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他因为坚决反对新法而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郑侠深感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遂决定弃官归隐,从事文学创作。 在北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推广,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他们以诗歌为载体,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郑侠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云门居士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