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李天与秀才

标题包含
和李天与秀才
西塘老人唤回翁,愚惷无他生所钟。 簧鼓不闻非耳聋,形器不涉非无踪。 尽伤万类物所蒙,圭璋贝璧矜昻颙。 琐屑之私背大公,尘埃蔀明荆塞胸。 宜厚而薄歉为丰,奚以经济跻和冲。 王功曰勲民曰庸,勲谁烈烈庸谁同。 掊夷劓夺祈爵封,若人无所用其忠。 扣天惟兹冀祖宗,愿一更改由大通。 雪霜岩岩有高松,罗网密密皆去鸿。 此身万死非灾凶,生随蝼蚁气蜺虹。 共追太古还醇醲,不忍生置炉鼎中。 圣德如天非世逢,迨兹白髪犹颛侗。 圭刀为活群贾佣,何乃紫木临身宫。 地不爱宝人来共,威仪党党君子风。 袖中球琳来相从,手搜明珠心益恭。 伟哉斯人空不空,其中宏深外雍雍。 淡交庶几宁鄙衷,个中自古无蛇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西塘老者呼唤回归,他的愚昧并无其他特质。 对他的批评他充耳不闻,而非真的听力问题;他的身形并不曾远离我们,并非真的一无踪迹。 他尽全力去伤害万物,却让美玉和宝石显得更为珍贵和高贵。 他过于关注琐碎的小事,忽视了公正公平的重要;他让心中的灰尘遮住了阳光,让自己深陷困境。 本应享受丰厚的生活,他却对此充满歉意;他无法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冲突。 对于王的功勋和人民的行为,谁是英勇谁是平凡?为了获取权力和地位,他们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忠诚。 他们在向天空祈祷,希望自己的祖先和后代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 他们如同冰雪覆盖的高松,又像被罗网密集围困的大雁。 他们的生死存亡并非是灾难或者幸运,而是随生命沉浮,气息如同彩虹。 他们都希望能够回到原始社会,而不愿意像祭品一样被人摆布。 圣人的美德如同天空,并非世人所能遇见;直到现在,他们仍然保持谦逊和朴实。 他们就像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的刀剑,为众人服务,却为何会遭遇厄运和危机? 他们希望在人间展示出高贵的礼仪和风度,希望能得到美玉般的友谊,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谦恭有礼。 这个人真是伟大啊,他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而深邃,外表却又表现得那么雍容华贵。 也许只有这种平淡的交往,才能让我们内心的欲望平静下来;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毒蛇和恶龙的存在。
去完善
释义
《和李天与秀才》是郑侠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下是词句注释: 1. 西塘老人:指郑侠自己,他在诗中以“西塘老人”自称。西塘是福建的一个地名,郑侠曾在此居住过。 2. 愚惷无他生所钟:愚惷,愚昧无知;生所钟,一生所关注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郑侠认为自己这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只是关注一些简单的事情。 3. 簧鼓不闻非耳聋:簧鼓,指乐器,这里指世俗的喧嚣;耳聋,指对世俗声音的不在意。这句话表明郑侠对世俗的声音并不关心。 4. 形器不涉非无踪:形器,物质世界;不涉,不参与。这句话的意思是,郑侠认为不参与物质世界的争夺并不是没有踪迹可寻。 5. 万类物所蒙:万类,各种事物;物所蒙,被蒙蔽的事物。这句话表达出郑侠对社会上被蒙蔽的事物的同情。 6. 圭璋贝璧矜昻颙:圭璋贝璧,四种珍贵的宝石;矜昻颙,表示傲慢的样子。这句话讽刺了那些傲慢地炫耀珍宝的人。 7. 琐屑之私背大公:琐屑之私,琐碎的小事;背大公,违背公正原则。这句话指出社会上的一些小事也可能违背公正原则。 8. 尘埃蔀明荆塞胸:尘埃,尘土;蔀明,遮蔽光明;荆塞胸,心中的困扰。这句话表达出郑侠心中对社会的忧虑。 9. 宜厚而薄歉为丰: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看重实际的物质生活,而不是过分追求表面的繁华。 10. 奚以经济跻和冲:奚以,何以;经济,经世济民;跻和冲,达到和谐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 11. 王功曰勲民曰庸:王功,皇帝的功业;曰勲,称为功勋;民曰庸,百姓称为平庸。这句话指出皇帝的功业被称为功勋,而百姓的劳动却被认为是平庸的。 12. 掊夷劓夺祈爵封:掊夷,挖掘土地;劓夺,强行夺取;祈爵封,祈求官职和封赏。这句话讽刺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谋求官职和封赏的人。 13. 若人无所用其忠:若人,这样的人;无所用其忠,无法发挥他们的忠诚。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有忠诚之心却无法施展才华的人的同情。 14. 扣天惟兹冀祖宗:扣天,向上天祈祷;惟兹,只有这个;冀祖宗,希望祖先和祖宗。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希望能得到祖先和祖宗的庇佑。 15. 雪霜岩岩有高松:雪霜,寒冷的气候;岩岩,山峰险峻的样子;高松,松树。这句话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存在。 16. 罗网密密皆去鸿:罗网,捕鸟的网;密密,密集;去鸿,离去的候鸟。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对被捕猎的候鸟的同情。 17. 此身万死非灾凶: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遭受多次死亡,也不能算是灾难和不幸。 18. 生随蝼蚁气蜺虹:生随蝼蚁,像蝼蛄和蚂蚁一样生活;气蜺虹,气势磅礴。这句话表达出郑侠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19. 共追太古还醇醲:共追,共同追寻;太古,远古时代;还醇醲,恢复到纯朴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希望人们都能回到纯朴的时代。 20. 不忍生置炉鼎中:生置炉鼎中,将生命置于炉鼎之中,比喻被束缚、被利用。这句话表达了对生活中被束缚、被利用的人的同情。 21. 圣德如天非世逢:圣德,圣人的德行;如天,如同天空一样广阔;非世逢,不是世间所能遇到的。这句话赞美了圣人的德行如同天空一样广阔,不是世间所能遇到的。 22. 迨兹白髪犹颛侗:迨兹,等到这个时候;白髪,白发;犹颛侗,仍然单纯。这句话表达了郑侠虽然年老,但仍然保持单纯的心态。 23. 圭刀为活群贾佣:圭刀,玉制的刀具;为活,为了生活;群贾佣,众商贩。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对生活的无奈。 24. 何乃紫木临身宫:何乃,为何;紫木,紫色的木头;临身宫,靠近身体。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对生活的无奈。 25. 地不爱宝人来共:地不爱宝,大地不会吝啬宝物;人来共,人们一起来分享。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希望人们能共享大地带来的宝物。 26. 威仪党党君子风:威仪,庄严的仪表;党党,庄重;君子风,君子的风范。这句话赞美了那些举止庄重、具有君子风范的人。 27. 袖中球琳来相从:球琳,两种珍贵的宝石;相从,相互跟随。这句话表达了郑侠愿意与那些珍贵的人才交往。 28. 手搜明珠心益恭:手搜,亲手寻找;明珠,明亮的珍珠;心益恭,心里更加恭敬。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对美好事物的敬畏之情。 29. 伟哉斯人空不空:伟哉,伟大啊;斯人,这个人;空不空,既空又实。这句话赞美了那个既空又实的人的伟大。 30. 其中宏深外雍雍:其中,内心;宏深,宽广深邃;外雍雍,外表端庄。这句话表达了那个人的内心宽广深邃,外表端庄。 31. 淡交庶几宁鄙衷:淡交,平淡的交往;庶几,也许;宁鄙衷,平息内心的困扰。这句话表达了郑侠希望通过平淡的交往来平息内心的困扰。 32. 个中自古无蛇龙:个中,其中;自古,自古以来;无蛇龙,没有邪恶的人。这句话表达了郑侠相信其中自古以来就没有邪恶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哲学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诗中,郑侠通过对“西塘老人”、“圭璋贝璧”等形象的描绘,揭示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贪婪、虚伪、自私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美好品德的向往,以及对圣贤君子的敬仰。 全诗以流畅的诗句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呼吁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追求真诚、善良的品质。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圣德的赞美,认为只有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才能引领社会走向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值得一读再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侠的《和李天与秀才》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然而,北宋在后期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在国内,士人阶层逐渐崛起,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追求个人理想和抱负。这一时期,政治腐败严重,官僚体制臃肿,民生疾苦不断加剧。郑侠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试图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国忧民之情。 李天与是郑侠的一位友人,他才华横溢,却因官场黑暗而怀才不遇。两人在这一特殊时期相遇,共同探讨国家的前途命运。郑侠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两人共同的理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