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孔义甫送谢丈致仕

标题包含
和孔义甫送谢丈致仕
公本神仙人,眸子如点漆。 少年富词学,胸府罗星日。 千邻告饥籴,靡不售所乞。 清时登膴仕,直以名驾实。 非若势利徒,志意随缨绂。 舜立臯益来,文兴闳泰出。 辽辽天地间,千载兹会一。 神皇真圣神,群策期尽屈。 何意群虑卑,惟思进身疾。 然否差毫厘,愁寃腾万室。 天聪竟下听,罪已逾帝乙。 公时如巨龙,盘泊虾蠏窟。 孰不念泽施,天人共欣怿。 宁知未艾服,恳恳乞骸骨。 不免使众疑,为高至遗物。 应思世役役,耽狥穷终没。 寕殊鸡与鹜,一饱归罝罻。 囗囗闻风清,是甘守圭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本是超凡之人,眼睛明亮如同点漆。 年少时就富有文采学识,胸怀犹如繁星闪烁。 你的仁慈遍及邻里,救济贫困贩卖粮食。 在盛世中登上高位,你的声名实在显赫。 你不像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志向随着身份而改变。 舜和皋陶的来临,文豪们的振兴,这是历史的必然。 茫茫大地之间,千年才遇见一次这样的人杰。 神皇真是神圣非凡,各种策略都受到敬仰。 谁想到这些智谋被轻视,只想着如何步步高升。 正确的决策和错误的决策只在毫厘之差,千家万户因误判而陷入困境。 但天道聪慧,最终能听取正确意见,过错已经超过了过去的错误。 你在当时就如巨龙,栖息在鱼虾的巢穴之中。 谁不感激你的恩泽?天人和百姓一起欢欣。 没想到这么快就鞠躬尽瘁,真诚地请求解甲归田。 这难免引起众人的疑虑,认为你是至高无上的杰出人物。 应该想想这个世界上忙忙碌碌的人,沉溺于权势终会灭亡。 同样都是吃一顿饭而已,何必在意鸡和鸭的区别呢? 隐居之后听闻风声,心满意足地坚守家园。
去完善
释义
1. 公本神仙人,眸子如点漆。 【注释】神仙人:指才智出众的人。眸子:眼珠。点漆: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2. 少年富词学,胸府罗星日。 【注释】词学:文学修养。胸府:胸怀、内心。罗星日:繁星满天的景象,比喻才学渊博。 3. 千邻告饥籴,靡不售所乞。 【注释】告饥籴:请求救济粮食。靡:无,没有。所乞:求取的物资。 4. 清时登膴仕,直以名驾实。 【注释】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登:晋升。膴仕:显要的官职。名驾实:名誉与实际相符。 5. 非若势利徒,志意随缨绂。 【注释】势利徒:追逐名利的人。缨绂:冠带,代指做官。 6. 舜立臯益来,文兴闳泰出。 【注释】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臯益:舜的两个大臣。文:文化。闳泰:洪秀全,太平天国领袖。 7. 辽辽天地间,千载兹会一。 【注释】辽辽:广阔无边的样子。千载:千年。兹:现在。 8. 神皇真圣神,群策期尽屈。 【注释】神皇:宋朝皇帝赵祯。群策:各种意见。期:希望。尽屈:完全听从。 9. 何意群虑卑,惟思进身疾。 【注释】群虑:众人的想法。进身:谋求官职。疾:迅速。 10. 然否差毫厘,愁寃腾万室。 【注释】然否:肯定与否定的意思。差毫厘:相差甚微。愁寃:忧愁痛苦。腾:传播。万室:万户,指很多家庭。 11. 天聪竟下听,罪已逾帝乙。 【注释】天聪:天子的聪明。竟:最终。下听:倾听民意。罪已:自我检讨过错。帝乙:商朝晚期的一位国王。 12. 公时如巨龙,盘泊虾蠏窟。 【注释】公时:诗人担任公职的时候。巨龙:比喻有才能的人。盘泊:停留休息。虾蠏窟:指地位卑微的地方。 13. 孰不念泽施,天人共欣怿。 【注释】孰不:没有谁不。泽施:恩惠的给予。天人:天意与人心。共欣怿:共同欣喜。 14. 宁知未艾服,恳恳乞骸骨。 【注释】宁知:岂知。未艾服:还没有脱掉官服。恳恳:诚恳的样子。乞骸骨:辞去官职,告老还乡。 15. 不免使众疑,为高至遗物。 【注释】不免:无法避免。众疑:众人的疑虑。为高:做出高尚的行为。至遗物:极致的遗世独立。 16. 应思世役役,耽狥穷终没。 【注释】应思:应该思考。世役役:世俗的劳役。耽狥:沉溺其中。穷:困境。终没:死亡。 17. 寕殊鸡与鹜,一饱归罝罻。 【注释】寕殊:难道不同。鸡与鹜:指追逐名利的人和淡薄名利的人。一饱:满足口腹之欲。归罝罻:回归田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和孔义甫送谢丈致仕》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学出众、志向远大的官员在面临社会矛盾时的痛苦挣扎。诗人通过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许。 首联“公本神仙人,眸子如点漆”,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官员的风采,他就像一位神仙般的人物,目光如漆一般明亮。接下来,诗人在颔联“少年富词学,胸府罗星日”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官员的少年英才,他的才华横溢,胸怀犹如繁星闪烁。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颈联和尾联中,诗人描述了这位官员在面对百姓苦难时的无奈与挣扎。他虽然身在高位,却无法改变社会的现状,反而被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所排挤。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此背景下,诗人对于这位官员选择退休表示理解。他希望在晚年能够过上宁静的生活,摆脱世俗的纷争。尽管这样的选择可能会引起他人的质疑,但诗人坚信,这应该是每个人在经历了世事纷扰后的必然选择。 整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他在诗中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意和对庸俗之人的鄙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