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曹公
蝼蚁有统治,羽鳞知所宗。
是知君臣初,直与太极同。
子之于其父,成性天所钟。
因其亲爱心,以飬日益恭。
平居竭勤瘁,患难忘厥躬。
不择艰与易,那知通与穷。
至于事其君,是乃孝之中。
未闻君父间,诚敬有卑崇。
孔子故有言,移孝斯为忠。
谷黍不离草,蚕鱼其类虫。
皆能衣食人,生世曾不空。
矧乃备万物,阴阳资粹冲。
学问必唐虞,侪軰皆朱熊。
于世乃无补,将何辨蟊螽。
五帝道尊极,三王化醇醲。
皆由诸大臣,汲引相追踪。
惜哉物伪炽,慧巧为心蓬。
谗邪丑正直,党与交讥攻。
上者以翕訿,下焉滋鞠讻。
鸾凤远遁伏,鹰隼摩苍穹。
人神共愁叹,寒暑迷秋冬。
一人念忠直,百志懐兵戎。
利口锐戈矛,危机峻临冲。
贤正欲自保,孤羊豢狼丛。
邦家欲常宁,西驾而求东。
圣宋会明良,盈成绍熙隆。
寖寖逾百年,稍稍追古风。
嘉鱼烝罩汕,凫鹥在亹潨。
中间忽纷更,新进争锋铓。
岂顾君与民,致身惟穹窿。
己酉乙丑间,群类何夣夣。
有蔽过重云,其毒如虿蜂。
谁敢正一议,洒兹谋犹卭。
公诚社稷臣,识见何瞳瞳。
端方屹以立,千峦一危峰。
幽林馥猗兰,雪霜茂长松。
侠以疏拙身,趋时良戅舂。
向者有所陈,狂言几怙终。
所犯斧钺诛,寛仁赖天衷。
未几遽昭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蝼蛄蚂蚁有头领,羽毛鳞片有主宰。
从中可知君臣的关系,与自然规律相同。
子女对待父母如同天性,源自于天生的关爱。
依靠亲情与敬爱,持续培养日日的恭敬。
日常勤劳不怕辛劳,灾难不能忘记自己责任。
不论是难事或容易之事,我们都要去做。
为了侍奉君主,这是孝道的一部分。
未曾听说君父之间,真诚与敬意会有高低。
孔子曾说,移孝就是忠诚。
谷物豆子不离草地,蚕和鱼都是昆虫。
都能给予人类衣食用度,生存于世从不空虚。
何况我们具备万物,依赖阴阳来滋养生命。
学习必定从尧舜开始,同伴都是贤才。
如果我们无法对社会有贡献,又怎么分辨好坏呢?
五帝之道受到极度尊重,三王的教化醇厚。
这些都是由诸位大臣共同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可惜啊,现在伪善之风盛行,机智与巧取成为人心的灯塔。
谗言奸邪诋毁正直之人,结党营私互相攻击。
在上位的因利益纷争而相互猜忌,下层的更增添了许多纷争。
凤凰与鸾鸟纷纷远离躲避,鹰隼却展翅高飞。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叹不已,寒暑也无法分辨春秋。
一个人思考忠诚正直,却有一百个念头要拔剑而起。
狡猾的口舌与尖锐的武器,危险就在眼前。
贤能正直的人想要自我保全,却陷入了狼群。
国家想要长久安宁,却在西边的道路上寻找东方。
圣宋时期汇集了众多贤良之臣,成就了国家的繁荣。
逐渐逐渐超过了一百年,慢慢追寻古代的风尚。
美好的鱼儿游在水面,水鸟在水中游玩。
期间突然变得纷繁复杂,新的权谋争夺权力。
哪里还顾得上君主与百姓,只关注自己的位置。
在己酉与乙丑年间,人们都在做些什么梦啊。
有巨大的乌云笼罩,毒性如同蝎子与蜜蜂。
谁敢提出一个公正的意见,让这些计谋平息下来。
您是真真正正的国家之臣,见识广阔犹如日出。
端正刚毅屹立不倒,如一千米的高峰。
您在幽深的树林里发出芬芳,如同芬芳的兰花。
冰雪与风霜都无法打败您的生命力,如同茂盛的长松。
大侠身份疏离拙朴,面对时局勇往直前。
之前我有一些陈述,如同狂妄之言难以终结。
如果犯了该受诛戮的大罪,也靠您的仁慈原谅了我。
没过多久就为我洗清罪名。
去完善
释义
《谢曹公》:郑侠(宋)
1. 蝼蚁:指地位低微的人。
2. 羽鳞:指有羽翼和鳞片的生物,这里泛指动物。
3. 君臣初:指君臣关系的初始状态。
4. 直与太极同:意指君臣关系的原则如同太极一般,即对立统一、阴阳调和。
5. 钟:赋予。
6. 因:依靠。
7. 亲爱心:对亲人的关爱之心。
8. 以飬日益恭:通过修养使自己对亲人更加恭敬。
9. 平居:平时,日常。
10. 竭勤瘁:尽忠职守。
11. 患难忘厥躬:牢记自己的责任。
12. 不择艰与易:无论艰难还是容易都不选择逃避。
13. 那知通与穷:无论通达还是困厄都愿意去努力。
14. 事其君:侍奉君主。
15. 是乃孝之中:这是孝道的重要体现。
16. 未闻:未曾听说。
17. 诚敬:忠诚尊敬。
18. 卑崇:卑微和崇高。
19. 孔子故有言:此处引用孔子的话。
20. 移孝斯为忠:将孝顺父母的情感迁移到对待君王的态度上即为忠诚。
21. 谷黍:稻谷和高粱。
22. 蚕鱼:养蚕和养鱼。
23. 五帝:古代五位贤明的君王。
24. 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君王。
25. 侪軰:同辈。
26. 朱熊:朱熹和王阳明。
27. 补益:对社会做出贡献。
28. 何辨蟊螽:怎么能区分害虫和益虫呢?
29. 五帝道尊极:五帝之道被极度尊崇。
30. 三王道化醇醲:三代君王的教化成熟且醇厚。
31. 汲引:吸取并引导。
32. 物伪炽:事物虚伪现象严重。
33. 慧巧:机智诡计。
34. 谗邪:诽谤中伤。
35. 丑正直:诋毁正义。
36. 党与:结党营私。
37. 交讥攻:互相攻击。
38. 上者以翕訿:上层人士喜好合群诋毁。
39. 下焉滋鞠讻:下层民众则滋生纷争。
40. 鸾凤远遁伏:贤才远离避世。
41. 鹰隼摩苍穹:奸邪之人横行霸道。
42. 人神共愁叹:人们神灵共同忧虑哀叹。
43. 寒暑迷秋冬:季节混乱失去规律。
44. 一人念忠直:一个念念不忘忠诚正直的人。
45. 百志怀兵戎:内心充满用兵的意愿。
46. 利口:巧舌如簧。
47. 锐戈矛:尖锐的武器。
48. 危机:危险的局势。
49. 峻:严肃认真。
50. 临冲:面临冲突。
51. 贤正:贤能正直的人。
52. 孤羊豢狼丛:独善其身,避免卷入纷争。
53. 邦家:国家。
54. 常宁:长久安宁。
55. 西驾而求东:寻求新的出路。
56. 圣宋:宋朝。
57. 会明良:聚集贤能之才。
58. 盈成绍熙隆:继承并繁荣昌盛。
59. 寖寖逾百年:逐渐超过百年。
60. 稍稍追古风:逐渐恢复古代的风俗。
61. 嘉鱼烝罩汕:烹煮鱼食。
62. 凫鹥在亹潨:在水中游动的鸟类。
63. 中间忽纷更:期间突然发生混乱变化。
64. 新进:新近提拔的人。
65. 争锋铓:争夺权力。
66. 岂顾:哪里还顾得上。
67. 穹窿:天空。
68. 己酉乙丑间:宋朝时期的一段时期。
69. 群类:众人。
70. 梦梦:愚昧无知。
71. 有蔽过重云:被蒙蔽如同被厚重的乌云遮蔽。
72. 其毒如虿蜂:其危害如同毒蝎和毒蜂。
73. 正一议:提出正确的意见。
74. 洒兹谋犹卭:这种计谋如同制造马车的木头。
75. 公诚社稷臣:您确实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76. 识见何瞳瞳:您的见识何其深远。
77. 端方屹以立:正直坚定的形象。
78. 千峦一危峰:众多的山峰中有一座险峰。
79. 幽林馥猗兰:幽静的树林散发出兰花般清香。
80. 雪霜茂长松:即使历经风霜,松树依然茂盛。
81. 侠以疏拙身:我只是一个疏懒庸拙的人。
82. 趋时良戅舂:顺应潮流却不随波逐流。
83. 向者:过去的事情。
84. 有所陈:曾经陈述的观点。
85. 狂言几怙终:狂言近乎坚持到底。
86. 所犯:我所触犯的罪过。
87. 斧钺诛:严厉的惩罚。
88. 宽仁:宽容仁爱。
89. 赖天衷:依赖上天的慈悲。
90. 未几:不久。
91. 遽昭雪:立刻洗清冤屈。
去完善
赏析
郑侠的《谢曹公》是一首悼念忠良、呼唤正义的诗歌。诗人开篇便表达出对蝼蚁、羽鳞这些生物“知所宗”的敬仰之情,借此强调人对君臣之道的认知。接着,他通过父亲与儿子的亲情关系,引导读者理解孝道中的“诚敬”含义,进而提出,这种忠诚之心延伸至对国家君王的态度便是“孝”的最高体现。诗中认为,忠诚的行为应当贯穿于每一个层面的关系中,无论是个人父子之情还是国家君主之义,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
接下来,诗人用一系列的自然事物比喻各类人才的重要性。他以谷子、蚕鱼为例,指出尽管它们都属于低等生物,却同样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存资源,以此衬托人的价值。最后,他提醒人们要学习古代圣贤,如尧舜、朱熹等人,追求学术上的真谛,为社会作出贡献。
然而,当前社会充斥著纷争与腐化,忠良遭到排挤,贪腐则肆意横行。面对这样的境况,诗人表示忧虑和痛心,他期待国家能够及时挽救局面,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他对曹公的赞美,实际上是对所有坚守正义的人们的赞颂。诗人坚信,只要有像曹公这样的贤者在位,国家的未来必定充满希望。
总的来说,郑侠在《谢曹公》中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通过对忠良之士的赞美和对贪腐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对于社会公正的关注与责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曹公》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郑侠的一首词作。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下面我们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谢曹公》大约创作于北宋神宗年间(公元1068年-1085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变革的时期。此时王安石变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其次,关于作者郑侠的人生际遇,他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从京城到地方为官的变迁。他在任监察御史时,多次上疏反对新法,直言不讳地指出新法的弊端,这使得他在朝中树敌众多,最终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官员。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为他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王安石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王安石变法是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整顿政治、改善民生的重要改革,但由于推行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使得这场改革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郑侠的词作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表达了他对改革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