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鐶助潮士锺平仲纳官辄辞赠以诗
揭阳繁富州,锺子处城闬。
怡然保清操,不与世俗换。
豪家富廪庾,鼠雀嫌陈烂。
锺子无田园,{左豆右斗}籴供晡旦。
甲第辟公门,奴僮立如雁。
锺子无使令,其子供靧盥。
无妻备组训,无婢奉炊爨。
市屋十数椽,廛商是邻畔。
暝阴滋蠹蚀,飞屑落几案。
炎蒸郁不通,挥扇尚流汗。
弦诵不辍音,学海穷弥漫。
文章有星斗,胸臆藏璀璨。
何殊盛衣冠,而坐於涂炭。
下药百十包,虫腐皆逾半。
经年无人顾,蛛网潜滋蔓。
苦李十数株,采摘亦素干。
此外乃一无,儿女不蔽骭。
固非人所堪,随分亦侃侃。
何意官物租,添输告逾贯。
太守为学校,芹茆思乐泮。
买田垂万年,供给期无岸。
谁人不乐输,我独无计办。
此时私愁忧,几至方寸乱。
我身困长途,脱身自投竄。
闻此心恻然,不觉潜浩叹。
六鐶联助君,鹭股难广献。
聊欲分子忧,使免频勾唤。
知子谓子贫,不知谓矜慢。
斯则朋游愆,此时那可断。
子犹重辞让,揖拜如战汗。
急取慎勿辞,六鐶如六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揭阳市繁华的州县,钟子居住在城市之中。
他悠然自得地保持高尚的品质,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
然而豪绅巨贾的生活太过优渥,甚至使得仓库中的谷物因陈旧而被老鼠嫌弃。
钟子没有田产,只能通过购买粮食来供应每日三餐。
他的住处位于高官府邸附近,家中的奴仆侍立如同大雁排队。
尽管钟子没有差遣他们的权力,但他仍然会让儿子们做些洗脸洗手的小事。
他没有妻子可以教育,也没有婢女为他烧火做饭。
他们租住的市场房屋只有十多间,邻居都是商人。
阴暗的环境使得木质结构受到虫害侵蚀,细屑纷纷落在桌子和书案上。
炎热的天气使得屋内闷热难当,挥动扇子仍会出汗如雨。
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学习,不断诵读经典著作。
他的文章才华横溢,犹如满天繁星。
他为何不穿着华丽的衣服,却甘愿忍受困苦的生活?
他的药箱里有上百包草药,但许多已经因为虫子咬噬而过期。
这些草药已经一年多无人问津,蜘蛛却在角落里悄悄地织网。
院子里有十几株苦李树,果实虽然苦涩却能够充饥。
除此之外别无所有,甚至连孩子们的衣裳都破旧不堪。
这种生活固然让人难以忍受,但钟子却能泰然处之。
谁能想到官方的土地租金竟然增加这么多,告知的金额都已超过一贯。
太守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愿意提供田地长达万年,以满足日常供给的需要。
几乎所有人都乐于捐献,而我却束手无策。
我对这种私人债务忧心忡忡,几乎使我方寸大乱。
我在困境中挣扎前行,渴望摆脱这纷扰的世界。
听到钟子的困境,我感同身受,忍不住暗自叹息。
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让他免受频繁召唤的困扰。
我知道你很贫穷,但请不要误会我的好意。
这都是朋友之间的小小疏忽,怎么能因此断绝往来呢?
你太过注重言辞退让,以至于每次向我行礼都像在经受一场战斗。
请你赶紧收下,不要再推辞了,这六个环就如同六万钱一样珍贵。
去完善
释义
1. 揭阳:广东潮汕地区的揭阳县。
2. 城闬:城市。
3. {左豆右斗}籴:购买粮食。
4. 甲第:豪华的宅第。
5. 公门:府邸大门。
6. 奴僮:家中的奴仆。
7. 靧盥:洗脸洗手。
8. 组训:妻子的职责。
9. 炊爨:做饭。
10. 廛商:经商的人。
11. 畔:附近。
12. 暝阴:夜晚阴暗的环境。
13. 飞屑:尘土或虫蛀的碎片。
14. 弦诵:读书声。
15. 星斗:比喻才情出众的文章。
16. 璀璨:形容才情横溢。
17. 盛衣冠:穿得整整齐齐。
18. 涂炭:困苦的生活。
19. 下药:煎好的中药。
20. 虫腐:药铺里的过期药品。
21. 经年:长时间。
22. 织网:蜘蛛网。
23. 苦李:未成熟的李子。
24. 素干:平淡无味。
25. 蔽骭:遮羞。
26. 随分:适应现状。
27. 所堪:能忍受的程度。
28. 逾贯:超过规定的数量。
29. 太守:一州的行政长官。
30. 学校:这里指书院。
31. 芹茆:指书院附近的田地。
32. 供给:供应伙食。
33. 无岸:没有限制。
34. 乐输:乐意捐献。
35. 投竄:逃跑。
36. 恻然:同情。
37. 潜浩叹:暗中叹息。
38. 六鐶:指一个数量的款项。
39. 鹭股难广献:难以广泛捐献。
40. 战汗:紧张出汗。
去完善
赏析
郑侠的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潮州地区的一位名叫钟平仲的知识分子的贫困生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忧虑。从诗歌中可以看出,钟平仲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作者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批判,反映出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中面临的困境。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钟平仲的描绘,展示了知识分子的坚韧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政治家、诗人郑侠为六鐶助潮士锺平仲因功被授予官职而写下这首诗。此时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民生困苦。
钟平仲作为地方贤达,参与了这次的社会变革,然而他却发现新法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难。他毅然放弃为官的机会,选择了为民请命的道路。
郑侠在此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赞颂钟平仲的诗。郑侠对王安石的新法持批判态度,他认为新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钟平仲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