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芳沚亭

标题包含
芳沚亭
澄流良湜湜,幽藻还漪漪。 不是采蘩手,芬芳长自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溪流流向远方,静美的水草在水中轻轻摇曳。这并不是采蘩的手,但她却拥有永恒的芬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芳沚亭:诗题目,描绘一个景色优美的亭子。 2. 澄流良湜湜:澄流,清澈的流水;良,语气助词,无实义;湜湜,形容水流清澈的样子。 3. 幽藻还漪漪:幽藻,水中的植物;还,表示重复或连续;漪漪,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4. 采蘩手:指采摘野菜的人。蘩,一种可食用的野菜。 5. 芬芳长自持:芬芳,香气;长,副词,经常;自持,自己保持。这句意思是,这里的水藻虽然无人采摘,但仍然散发着持久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芳沚亭》是宋代诗人郑侠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诗的开篇“澄流良湜湜,幽藻还漪漪”,通过对清澈的河流和茂盛的水草的描绘,展现了芳沚亭周围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不是采蘩手,芬芳长自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生命的赞美,以及对于生命力的敬仰。这首诗以景物为依托,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生命的力量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芳沚亭》是北宋诗人郑侠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正值北宋中期,文人墨客云集,诗歌创作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郑侠担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负责监察当地的司法、刑狱等工作。这一时期,他多次巡视江南各地,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在他的任职期间,他曾上疏请求减免江南地区的水利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江南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当时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江南水乡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赞美江南风光的美丽和富饶。 郑侠在这首《芳沚亭》中,通过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民间百姓生活的关注,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