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杜靖国知连州

标题包含
送杜靖国知连州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如晦作相犹民天,忠诚蹇蹇终始全。 能令大君思不已,辍瓜奠祭情拳拳。 子美大雅三千篇,昭昭劝戒日月悬。 其人骨朽邈千祀,至今闻望犹当年。 我宋龙兴抚嘉运,杜家孙子随飞奋。 坤马承干禁掖清,傅霖苏旱华夷润。 迩来文武百群中,诜诜杜姓多翘俊。 靖国少年即奇绝,雄文常倍千人杰。 投书天府一不意,却扫雁荡不复出。 懐材抱道良自珍,售以连城为折阅。 中年不忍自弃置,以荫调官南海尉。 手提顽馘授州将,海盗为之潜丧气。 尘埃从此免低颜,倏忽十年今拥旆。 忆昨建康临市征,公于吾父为交承。 儿童不敢求见面,卓荦但听驰英声。 尔后驰驱逾半纪,投荒乃得亲君子。 孤舟抵岸即登门,见我有悲兼有喜。 所悲窜逐万里来,豺狼得路忠信埋。 长?为我意怆恻,吾未振汝良悠哉。 所喜谓我一门吏,一年三黜刚愈锐。 投身汤火何所求,所忧为君不为已。 况复吾为汝父执,世契不浅汝吾姪。 此邦人物粗熙熙,职司慈明州守德。 汝虽投窜实汝福,天子神圣终汝直。 丈夫秉德贵不回,穷达自天非汝职。 公言令人益慷慨,一接已见真颜色。 韶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杜甫世家美德无人比,声名与品行相互辉映。 杜蒉职责在于酒席间,亲自举杯公正无私心。 杜预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左传》阐发《春秋》大义鲜明。 诗歌流传成为百姓赞誉,南阳地区的人代代相传。 杜如晦担当丞相如人民的天,始终如一忠诚担当。 能让皇帝思念不断,吃饭祭拜深情款款。 杜甫诗词高雅犹如三千诗篇,劝诫意味彰显日月星辰。 他早已离世千年之久,如今名声仍和当年一样显著。 我宋王朝兴起遭遇美好时代,杜家子孙随之奋起。 能臣贤才如同宫中禁卫军,四处造福百姓安定天下。 近来文武百官人才辈出,杜姓家族更是出众卓越。 杜氏后人才华横溢无人能敌,文章胜过千人英豪。 寄身京都天子无奈,回乡归隐不再出现。 胸怀才干珍视品质,持才而售好比连城宝珠被贱卖。 中年不愿轻易放弃自己,凭借荫封调到南海任尉。 亲手擒拿叛贼授予州将,海盗也因此销声匿迹。 从此免去尘世的卑微生活,突然之间已经过去十年。 回想当年在江宁遇到父亲,他以我为傲闻名于外。 孩子都不敢接近我,只能远远听到我的盛名。 此后奔波超过半个世纪,流落荒蛮之地得以亲近正人君子。 孤舟靠岸就上门拜访,看到我既有悲伤又有喜悦。 悲伤的是我被流放万里之外,忠信之士被豺狼挡住了路。 长久以来我心情悲痛,我一直没让你出头你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喜悦的是我在朝廷任职多次被贬,刚正不阿依然光芒闪耀。 投身于艰难困苦有什么祈求呢,所担忧的是国家而非自己。 更何况你是我的父亲的朋友,我们之间的缘分匪浅。 这里的人才都争相出场,担任州长以德治国。 虽然你被贬谪但其实是你的幸运,皇帝圣明最终会给你公正的待遇。 男子汉应当珍视自己的品德而不动摇,贫困或显达都由上天决定而非个人职责。 你的话让人更加激情满怀,一次相见就能看出你的真实品质。
去完善
释义
答案生成失败
去完善
赏析
郑侠的这首诗,通过叙述杜靖国的生平事迹和品格精神,表达了对其才学、品德的赞赏和对遭遇贬谪的同情。诗人借杜母、如晦等典故,暗示杜靖国有德有才,他的离去是朝廷的损失。同时,诗人也勉励杜靖国要坚守道德原则,等待时机展现自己的才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世纪的北宋时期,郑侠以一首《送杜靖国知连州》送别友人杜靖国前往连州任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神宗时期,当时郑侠正受到皇帝的重视,任宫廷画师,为皇帝提供政治咨询。 在这段时间里,郑侠的人生际遇较为波折。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但凭借才华和正直赢得了皇帝的赏识。然而,由于他在朝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时政弊端,遭到排挤,一度被贬到福建福清县。尽管如此,郑侠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关注民生疾苦,向皇帝献计献策。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王安石变法是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引发了朝廷内部的激烈争议。郑侠作为坚定的改革派,支持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认为这些政策有助于改善民生和国家富强。然而,反对变法的势力也十分强大,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的加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郑侠写下了这首《送杜靖国知连州》,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期望。他希望杜靖国能够在连州地区推行新政,造福百姓,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改革的坚定信念和为之付出的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