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峰平步亭
天险尝闻不可升,人间危堑更难名。
欲知平步亭中意,平得心来处处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通常觉得高山险峻难以攀登,但其实生活中的陷阱和险境更难以预测和避免。想要了解如何在生活的险境中如履平地,只需要保持内心平静,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
去完善
释义
1. 题:题目,指该首诗是关于“题灵峰平步亭”的。
2. 灵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3. 平步亭:位于灵峰之上的一个亭子。
4. 天险:天然形成的险阻之处,此处可能指的是灵峰的高度。
5. 升:攀登。
6. 人间危堑:指人世间危险的地方。
7. 难名:难以命名,形容险恶程度无法用言语表达。
8. 欲知:想要知道。
9. 平步亭中意:在平步亭中的意境或含义。
10. 平得:平复,平定。
11. 心来:内心想法。
12. 处处平:无论何处都能保持平静的心态。
去完善
赏析
《题灵峰平步亭》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古诗,表达了作者郑侠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诗人以“天险”和“人间危堑”为喻,暗示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困难和挑战。然而,要想了解“平步亭中意”,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平衡,从而实现人生的和谐与通达。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灵峰平步亭》是北宋诗人郑侠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4年,正值郑侠中年时期。此时,他因进士及第而步入官场,担任州郡幕僚一职,生活相对稳定。然而,郑侠身处北宋中期,这是一个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一方面,宋仁宗在位期间实行较为开明的政策,国家相对繁荣;另一方面,皇权受到来自宗室、权臣和地方势力的挑战,政局动荡不定。
郑侠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通过对灵峰平步亭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秀美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郑侠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及他在繁杂世事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渴望。总的来说,《题灵峰平步亭》反映了北宋文人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