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太守答诗莱州

标题包含
谢太守答诗莱州
闲斋掩昼扉,疏竹间风韵。 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闗闗两喜鹊,如以?来献。 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 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烂盈卷。 使者入衡门,红光十余仭。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 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于青玉案。 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舋。 敢期明月珠,倾泻殊不悋。 重重借褒誉,许与良过分。 酷爱愚且直,还怜贫且困。 惟人最难知,圣哲其犹恨。 自非明如日,安得物无遁。 程孔昔中涂,邂逅适所愿。 倾盖毕所懐,日西不知倦。 圣贤欣道合,万古直一瞬。 凄凉千载余,此道谁复振。 未闻似今日,曾不拜公面。 顾遇过所亲,思知久弥浚。 重念樗散材,平生慕忠顺。 青衫百僚末,言责固所逭。 若其爱君心,岂以爵禄辨。 谓宜为民上,必与同喜愠。 谓宜食君禄,宁当复私狥。 刀斧且满前,斯诚岂磨磷。 千载幸一时,岩廊拱尧舜。 夔臯岂无人,共鲧偶未窜。 眷委一失真,聪明不无乱。 出令以便民,动皆为深患。 疲羸死饥冻,重负遭囚绊。 奔逃苟自活,父子潜分散。 以天征不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闲居白日静,疏竹间清风。 独处无事事,仰望高峻峰。 两鹊关关叫,似报喜讯来。 莫非喜乐过,精神飞扬起。 以为有贵宾,驷马结队至。 不然是亲友,千里来信问。 哪知两千石,新文书满卷。 使者入门来,红光映庭院。 书生穿破衣,恭敬望城门。 开函列星动,光芒辉映照。 捧书未读完,惊叹已三度。 如同游春水,无边际难测。 又似见雷霆,目眩神驰散。 谁说凡夫穷,陋巷一瓢饭。 我箱藏无价宝,胜却青玉案。 昨日俗词书,求指点瑕疵。 岂料明珠赠,倾囊亦不惜。 屡屡受赞誉,许与我过分。 独爱我愚且直,更怜我贫且困。 了解人最难能,圣贤亦有憾。 非光明如日月,怎知万物无藏。 程颐孔明昔日遇,恰如所愿遂。 畅谈尽所怀,日落不觉倦。 圣贤悦于道合,万年一瞬间。 千年有余凉,此道谁再传。 未曾闻如今,不拜公颜面。 相遇过亲近,相知已久情愈深。 深思樗木材,平生敬忠顺。 青衫百官末,职责固在身。 若说爱君心,岂以官禄论。 应为人民上,同喜同忧困。 应享君禄恩,不做自私事。 利刃满前路,决心不改迁。 庆幸得一时,尧舜共治世。 禹皋岂无人,共鲧偶尔误。 任命或有误,智慧难免乱。 利民为先导,一切为民生。 百姓疲累饥饿冻,遭遇牢狱困。 奔逃避生存,父子各自分。 苍天可鉴不公义。
去完善
释义
[1] 闲斋:书房。 [2] 疏竹:稀疏的竹子。 [3] 风韵:风声、韵味。 [4] 兀坐:独自静坐。 [5] 仰高:仰望高空。 [6] 关关:拟声词,形容喜鹊的叫声。 [7] 如以双鹊来献:好像有两只喜鹊飞来献瑞。 [8] 精爽:精神。 [9] 抑:或,还是。 [10] 结驷:驾着车马。 [11] 原宪:孔子的弟子,曾任鲁国的宰相。 [12] 交书:朋友的来信。 [13] 二千石:汉代郡守的别称,这里指太守。 [14] 新书:刚刚写好的信。 [15] 使:使者。 [16] 衡门:简陋的房屋。 [17] 衣冠:穿戴整齐。 [18] 城阃:城墙。 [19] 开缄:拆开信封。 [20] 列宿:众星。 [21] 芒角:光芒。 [22] 捧读:阅读。 [23] 钦降:令人敬佩的作品。 [24] 涉春波:比喻度过美好的时光。 [25] 雷震:比喻受到震撼。 [26] 匹夫穷:平民的贫困。 [27] 陋巷一箪饭:形容生活贫困。 [28] 青玉案:青玉制成的案几,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29] 鄙俚辞:粗俗的语言。 [30] 明月珠:明亮的珍珠,这里指优美的诗句。 [31] 倾泻:全部展现。 [32] 褒誉:赞誉。 [33] 程孔昔:指汉末的程婴和公孙杵臼。 [34] 中涂:半途。 [35] 邂逅:偶然遇见。 [36] 倾盖:停车交谈。 [37] 万古直一瞬:形容时间的长短对比。 [38] 凄凉:悲伤。 [39] 贤哲:贤能的人。 [40] 圣哲:圣人。 [41] 日:太阳。 [42] 安得:怎能得到。 [43] 无遁:无法隐藏。 [44] 磨磷:磨掉棱角。 [45] 幸:侥幸。 [46] 一时:一段时间。 [47] 岩廊:宫殿。 [48] 拱尧舜:拥戴尧舜这样的明君。 [49] 夔臯:指舜的两位贤臣。 [50] 共鲧偶未窜:一起被放逐。 [51] 眷委:照顾。 [52] 失真:失去真实性。 [53] 聪明:智慧。 [54] 乱:混乱。 [55] 以天征不义:用天意来征讨不义之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友情和理想的诗。诗人郑侠通过描绘他与太守的交往,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 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境,以“闲斋掩昼扉,疏竹间风韵”开篇,表达出恬静的生活氛围。接着用“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表达自己无所作为的无奈和对崇高境界的追求。然后,通过描写“两喜鹊”的场景,引出了太守的诗作。在阅读太守的诗后,诗人感到惊奇和激动,如同“涉春波,渺不知涯岸”和“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诗人认为,虽然自己身处困境,但太守的诗作却给他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感慨地写道:“贵于青玉案。”同时,诗人也表示了对太守作品的尊重和理解,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和赞誉。此外,诗人还通过“程孔昔中涂,邂逅适所愿”等诗句,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他认为,当前的政坛缺乏真正的贤能之士,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呼吁执政者要关心民生,为民谋利,同时也要保持廉洁奉公的品质。最后,诗人以“千载幸一时,岩廊拱尧舜”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太守答诗莱州》是宋代诗人郑侠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68年,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郑侠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士人,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曾任国子监丞、知县等职。然而,他在任期间发现朝廷的诸多弊端,试图改革却遭到权臣的排挤。这使他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决定上疏揭露现实问题,并多次请求辞官归田。 在当时,北宋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郑侠创作了这首《谢太守答诗莱州》,表达了对朝廷官员忠诚履职、关心民生疾苦的期望和赞扬。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