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蔡公上巳

标题包含
和蔡公上巳
恺悌侯藩修禊事,风流草木荐天香。 使君喜为民行乐,拟筑春光作舞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尊贵的诸侯喜好举办春季水边祭祀活动,春天里的花草树木散发着香气。太守为了百姓的快乐而欢喜,计划把春天的美景当作舞蹈的场所。
去完善
释义
1. 恺悌:意指和蔼、谦逊的品德。 2. 侯藩:指封疆大吏,此处指代蔡公。 3. 修禊事:源于古代的一种习俗,每逢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以消除不祥之气。 4. 风流草木: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 5. 天香:芬芳的香气,这里指春草的香气。 6. 使君:汉代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蔡公。 7. 拟筑春光:意思是模仿春天的美好光景。 8. 舞塲:即舞场,供跳舞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郑侠的《和蔡公上巳》描绘了春日修禊的风俗盛况,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注。诗中赞美了藩侯恺悌(和蔼可亲)的品质,以及他的亲民作风。“风流草木荐天香”一句展现了春日的美好景致,同时也暗示了藩侯的美德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使君喜为民行乐,拟筑春光作舞塲”则表达了藩侯关心民生,为民谋乐的情怀。在这首诗中,郑侠巧妙地运用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的赞誉,表达了诗意对美好生活和人文关怀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蔡公上巳》是宋代诗人郑侠的一首应和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在这首诗中,郑侠以和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要知道郑侠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文人。他活跃于北宋时期,曾担任过翰林学士、秘阁修撰等职位。在诗歌方面,郑侠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大多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与蔡公(即蔡京)的友情深厚,彼此之间常有诗文唱和。这首《和蔡公上巳》就是郑侠对蔡京一首同名作品的回应之作。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这一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受此影响,诗歌创作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诗歌创作,形成了丰富的诗歌文化。在这种背景下,郑侠与蔡京之间的诗歌交流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郑侠在这个时间段内的人生际遇。据史书记载,郑侠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时常关注民生疾苦。他曾多次向皇帝谏言,为民请命。然而,他的行为却触怒了权贵,最终被贬谪至地方。尽管如此,郑侠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诗歌记录生活点滴。这首《和蔡公上巳》正是他在贬谪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