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女子
吾生鲜儿女,汝次今居首。
柔惠少语言,天性非矫揉。
女生必有适,二亲非终守。
既嫁又他州,安能长相就。
幸然汝夫贤,纯淑真汝偶。
出门天其夫,礼律其来久。
汝姑吾之妹,姑夫为汝舅。
事舅如事父,事姑如事母。
三者无所阙,汝则无大咎。
门内有尊亲,门外有亲友。
岁时或餽助,祭祀合奔走。
一一无间言,乃可逃父丑。
治家在勤俭,临财戒多取。
诵经味其理,圣心良可究。
即事念慈和,无但劳吻咮。
善看育与蟾,二子吾珠锫。
汝嫁既违乡,吾迁又远趣。
东去十八程,西来二十九。
三四千里间,吾视堂犹牖。
人生否与泰,正若夜随昼。
但当道无亏,不媿载与覆。
忆昨汝初生,时吾心有负。
以为臣事君,即是子事父。
闺门有危难,谁不在惸疚。
推其爱父心,谁不得前剖。
幸为男儿身,许国自结绶。
安能冷眼看,终不一开口。
封章重十上,夫岂避鼎斧。
南州虽谴逐,万死蒙恩宥。
行行出国门,母马吾徒步。
汝生未三月,正当时褓乳。
雪片落鹅毛,霜簷悬冻溜。
汝母敛汝身,寒风裂双肘。
驱驰仅逾时,麄粝不敢吐。
残春到贬所,岁卯俄及丑。
汝时年十二,稍稍近针缕。
是岁真龙跃,重明登九五。
湛恩被遐荒,渐渍到枯朽。
拜命走亲庭,便道从海浦。
既见汝姑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平生很少生孩子,你是现在我所生的第一个女儿。你性情温柔且善良,这些都不是后天养成而是与生俱来的品质。女孩儿长大必然要出嫁,她的父母不能一直守护着她。她嫁到另一个城市,怎么能经常来看望我们呢?幸运的是你的丈夫非常贤良,他是那个与你匹配的纯良之人。在你们结婚之后,他会成为你在家庭中的支柱,礼仪和法纪将会伴随你们的婚姻长久存在。你的婆婆是我妹妹,而你的公公是你的舅舅。你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舅舅,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婆婆。只要你能做到这三点,你就不会犯大错。家中有人需要尊重和爱护,家外也有亲戚朋友需要关心。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你需要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参与他们的庆祝活动。只要你没有说错话做错事,就能避免父亲的责备。持家要有勤俭的精神,面对财物要保持清廉的心。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品味其中的道理,这样便能更好地理解圣人之心。在生活中要学会关心他人,不仅仅是在言语上表达关爱,更要付诸实践。要好好照看和教育你的孩子,他们就像我的明珠。自从你嫁到别的地方,我也搬迁到了远离故乡的地方。这里距离你家有十八个路程,距离我家则有二十九个路程。两地之间相距三四千里,我在家中就像透过窗户观察一样。人生的顺逆就如黑夜和白昼,关键是不要偏离正道,不后悔过去的所作所为。回想当初你出生时,那时我觉得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一心为君王服务,就像儿子孝顺父亲一样。家中有困难有危险,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孤独和痛苦。用爱父亲的心去帮助别人,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表现自己。幸运的是我是个男子汉,我可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怎么能对国家的困难视而不见,一言不发呢?虽然我曾因为直言而受到惩罚,但我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我被贬谪离开家乡,但这并没有使我停下脚步。在我离开家的时候,你才刚出生三个月。那时候正是冬天,雪花飘落在鹅毛般的棉衣上,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柱。你的母亲为了保护你,寒风刺骨也不离不弃。短短几小时的路程,她都舍不得休息。春天来临时,我们一起来到了这个新的地方。那时你刚好十二岁,开始学会了针线活。那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情,皇帝的仁爱传播到了遥远的地区,我们的命运也由此改变。我得到任命后立即回到了亲人身边,顺便拜访了海边的港口。一见到你那善良的婆婆
去完善
释义
1. 鲜:这里是少的意恩,指没有多少儿女。
2. 适:出嫁的意思。
3. 二亲:这里指父母。
4. 舅:母亲的兄弟,称为舅舅。
5. 丑:过错的意思。
6. 馈助:赠送礼物。
7. 圣心:这里指圣人的思想。
8. 珠锫:比喻珍贵的东西。
9. 牖:窗户。
10. 否与泰:指生活的好坏变化。
11. 载与覆:指生死轮回。
12. 结绶:古代官员用丝带系住印纽,指做官。
13. 南州:指作者被贬谪的地方。
14. 谴逐:被贬谪的意思。
15. 鼎斧:古时的刑具,这里指皇帝的刑罚。
16. 母马:母亲,这里指妻子。
17. 褓乳:婴儿的包裹和奶妈。
18. 粗粝:糙米,这里指简陋的生活条件。
19. 拜命:接受任命。
20. 便道:方便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诗。诗人以父亲的身份,向女儿传授生活的智慧和对父母的尊敬。诗歌中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和尊重。
首先,诗人强调了女孩子的天生丽质和人格魅力,以及在婚姻生活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提醒女儿要侍奉丈夫和公婆,同时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和父母。诗人期望女儿能够做到这些,成为一个贤良的妻子和儿媳。
接下来,诗人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教育女儿要有担当和责任感。他提到自己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效力。他希望女儿也能像自己一样,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诗歌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女儿的关爱和期望。他希望女儿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孝心的人。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女儿的爱,也传达了家庭教育的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女子》是宋代诗人郑侠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神宗时期(1068-1085年),正值王安石变法之际。郑侠作为王安石的反对者,对现实政治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女子的教诲,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这个时期,郑侠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皇宫的翰林院待诏,但因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而被贬谪。他在民间广交朋友,关心民生疾苦,关注社会问题。郑侠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执着追求。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推行新法,试图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新法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弊端,导致民不聊生。郑侠作为王安石的反对者,对现实政治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的诗歌作品,如《示女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