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棋

标题包含
观棋
三百六十路,通精此有门。 数奇藏日月,机发动乾坤。 对面知为敌,浑输却有翻。 诈贪常易丧,仁守乃长存。 只子如轻用,全功更莫论。 就令投险胜,宁抵被围奔。 纵得四方尽,宁同一腹尊。 傍观饶好着,当局奈嗔言。 惭愧中孚信,几危大壮藩。 坐观成败者,安得不惊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三六零度范围内,通往成功有其法门。 数理中隐藏日月之道,机会往往改变天地。 面对面也能知谁是敌人,把握规律方能翻局。 欺诈贪婪常常容易丧失,仁义坚守才能永恒留存。 只有慎重对待每件事,才能获得圆满成果。 就算战胜险境,也不能抵挡敌人的围攻。 即使控制四方,也无法掩盖内心的不安。 旁观的人似乎看得很清楚,但当局者却难以言说。 对中孚的信任感到惭愧,几乎动摇了危险的藩篱。 作为旁观者观看成败,怎能不心惊胆颤?
去完善
释义
1. 三百六十路:指围棋的三百六十颗棋子,每一颗棋子都代表一种可能性,也代表通晓围棋的门径。 2. 数奇藏日月:数奇,即命运奇特;藏日月,表示在棋盘上布子可以模拟出日月的升降变化,暗含了围棋的神秘和深奥。 3. 对面知为敌:下棋时双方相对而坐,互为对手,知己知彼才能取得胜利。 4. 浑输却有翻:浑输,指的是棋局终盘时双方的胜负难分;有翻,表示在这关键时刻仍有翻盘的可能。 5. 诈贪常易丧:作弊、贪婪的棋手往往会因为贪心而招致失败。 6. 仁守乃长存:保持仁爱之心,遵守棋规,才能在围棋世界中长久生存。 7. 只子如轻用:只子,这里指关键性的棋子;轻用,随意使用。本句告诫我们要谨慎使用关键棋子,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8. 纵得四方尽:即使能赢得四面八方所有的地盘。 9. 宁同一腹尊:宁愿与其他人共享一腹之地,也就是相互妥协,避免两败俱伤。 10. 傍观饶好着:傍观,指旁观者清;饶好着,指高超的下棋技巧。本句指出旁观者的视角往往比当局者更加清晰,能够看到更好的下法。 11. 中孚信:出自《周易·中孚》,意为坚守诚信原则。 12. 大壮藩:源自《周易·大壮》,意指强大的人也要依靠强大的实力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13. 安得不惊魂:怎么能够不感到惊慌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观棋”,实际是在比喻朝政、人生的博弈与战略决策。诗人郑侠在宋朝任侍郎之职时,眼见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以画进谏,揭示民间哀鸿遍野的困境,并力图挽救国家危机,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对治理国家的观察和思考。 诗开篇通过描述围棋盘的“三百六十路”来展示其包罗万象的格局,同时强调指出精通此道的关键在于掌握规律与方法。接下来的数句则具体描绘了棋盘上的谋略与战略:如同日月交替、天地运转的自然法则一般,棋局的变幻莫测也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机智的策略。而“对面知为敌”意味着对手之间彼此了解,充满竞争;“浑输却有翻”揭示了即使处于劣势的一方也有可能反败为胜。 接下来诗人传达了关于人性、道德的观点:欺诈贪婪往往导致失败,而仁爱与坚守则可以带来长期的成功。他还强调了审慎决策的重要性,认为轻易地采取行动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还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诗人警示即便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包围与攻击可能随时而至。 末尾四句表达了旁观者与当局者之间的视角差异和心态不同,诗人认为,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评论事物容易保持客观,但当局者可能会因沉溺其中而无法冷静看待问题。结尾处他反省自己在朝廷中的作为,既担心自己的诚信受损,又忧虑国家的前途安危,并为那些不重视忠信与仁爱的执政者感到忧心忡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棋》是北宋诗人郑侠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当时郑侠任职于京城开封府。在这段时间里,郑侠亲眼目睹了朝廷内部的斗争和民生疾苦,这些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素材。 在北宋时期,朝廷内部存在严重的党争问题,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郑侠作为一名官员,对国家的治理有着深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看到了变法派的一些政策对民间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于是在诗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在创作《观棋》时,郑侠观察到棋盘上的对弈与现实世界中的权力斗争有相似之处。他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国家比作棋盘,将执政者比作下棋的君主,将百姓比作棋子。通过对棋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