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水除厅前小屋

标题包含
大水除厅前小屋
庭下新来不掩门,洒然无复旧时喧。 小锄轻瓮从兹起,无补清时合灌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侠(1041年-1118年),字介夫,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郑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太学。庆历五年(1045年),他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庭院里新种的花儿不用关门遮蔽,它们自由生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喧闹。我用小锄头和竹篓开始劳作,虽然这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但这样的日子却也适合我这样的园丁。
去完善
释义
1. 掩门:关闭家门。掩,关闭。 2. 洒然:爽朗的样子。 3. 小锄轻瓮:用锄头和陶罐等简单工具。 4. 无补:对……没有帮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郑侠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大水退去后,家中庭院展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 “庭下新来不掩门,洒然无复旧时喧”这两句,描述了在大水过后,庭院中的小屋不再被水淹没,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安详。这种“洒然”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活的美好。 “小锄轻瓮从兹起,无补清时合灌园”则表达了诗人开始投身于田园生活的心情。他拿起小锄头和小水桶,准备在自家庭院里耕耘灌溉,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质朴。尽管他知道这样的劳作并不能对社会产生多大的贡献,但内心的满足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却让他乐在其中。 整首诗以自然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大自然面前的谦卑与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这一时期,诗人郑侠目睹了民生疾苦,对国家现状深感忧虑。他在多次上疏献策无果后,决心以自己的方式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郑侠的《大水除厅前小屋》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描绘了洪水肆虐、家园被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当时,郑侠担任庐州通判,负责赈济灾民。他眼见灾区的惨状,决定拆除自己的办公房屋,以便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这首诗正是记录了这一感人事件。 在郑侠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加大。许多官员为了谋取私利,置民众生死于不顾。然而,郑侠却勇敢地站了出来,以实际行动关爱百姓,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大水除厅前小屋》成为了郑侠为民请命的有力见证,也是北宋时期民生疾苦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