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浣花因赋)
锦里先生,草堂筑、浣花溪上。料饱看、阶前雀食,篱边渔网。跨鹄骑鲸归去后,桥西潭北留佳赏。况依然、一曲抱村流,江痕涨。
鱼龙戏,相浩荡。禽鸟乐,增舒畅。更绮罗十里,棹歌来往。上坐英贤今李郭,邦人应作仙舟想。但□呼、落日未西时,船休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锦江边的这位先生,他的草堂就坐落在浣花溪旁。他悠闲地看着台阶前的麻雀觅食,篱笆旁的渔网随波荡漾。自从那位跨鹤骑鲸的人离去之后,桥西潭北的美景就一直留存着,让人向往。更何况还有那曲抱村的溪流,带着江水上涨的痕迹,更让人感到清新自然。
这里既有鱼龙的嬉戏,也有浩渺的水域。鸟儿的欢乐让周围的气氛更加舒畅。更有那绮丽的小舟穿梭在十里的水面上,传来悠扬的歌声。那些聚集在这里的英雄豪杰们,被当地的百姓当作神仙一般的人物。只要太阳还未落山,他们就会继续享受着这里的美好时光,游船永远不会停歇。
去完善
释义
《满江红(浣花因赋)》注释:
1. 锦里先生:指在四川生活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四川的生活。
2. 草堂筑、浣花溪上:描述诗人居住的草屋在浣花溪旁。
3. 阶前雀食,篱边渔网:描绘诗人生活环境中的景象。
4. 跨鹄骑鲸归去后,桥西潭北留佳赏:形容诗人隐逸生活的美好。
5. 一曲抱村流,江痕涨:描述浣花溪水流淌的美景。
6. 鱼龙戏,相浩荡:描绘江河中的鱼跃龙门,水浪浩荡的景象。
7. 禽鸟乐,增舒畅:表示诗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情舒畅。
8. 绮罗十里,棹歌来往:描述繁华的江南水乡景象。
9. 上坐英贤今李郭:形容当地的文人墨客云集。
10. 邦人应作仙舟想:暗示当地的人们过着如神仙般的生活。
11. 但□呼、落日未西时,船休放:表示希望这样的美好生活能够长久持续下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杜甫所描述的草堂景致和浣花溪一带的自然风光。在画中可以看到画面生动活泼,场景开阔。词中提到的“锦里先生”指的是诗人杜甫,他的草堂在浣花溪旁,有田野生活之感,阶前的麻雀、篱边的渔网,都展现出和谐安宁的生活场景。
“跨鹄骑鲸归去后”这里的“跨鹄骑鲸”寓意诗人的离去,其留下的“佳赏”则是浣花溪的美景。词人借助于想像力,绘出了浣花溪的美丽景象,并且有河流、鱼鸟等元素增加了画面的深度与广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浣花因赋)》是南宋词人京镗创作的一首词。该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嘉泰年间,公元1201年至1204年。这个时期,京镗正担任尚书省左司郎中的职务,负责协助尚书省长官处理日常事务。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国力衰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在嘉泰年间,金国对南宋的压力加大,疆土丧失严重,民不聊生。这种社会现实,对京镗的词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此外,京镗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也有着丰富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不仅在政治上有一定的作为,而且在文学、书法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往往寓情于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感慨。这首《满江红(浣花因赋)》正是这样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