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雁字

标题包含
雁字
点画分明印碧空,回鸾返鹊势差同。 月边映得银钩体,雪里摹成玉箸工。 断续似经秦火后,悲凉如在楚词中。 愁人笔砚俱荒废,倩写相思寄便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棐(1209-1264),字忱父,号竹屋,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天台,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 许棐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朋友,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并不热衷于官场生涯,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些文字如画般刻画在蓝天上,仿佛返回凤凰和喜鹊的姿态有异曲同工之妙。月亮映照下的字迹如同银钩般优美,雪地里的字迹则如玉石般精致。它们时而间断,好像经历了秦火的洗礼;时而充满悲凉,如同楚辞中的情感。令人生愁的是,笔墨纸砚都已经废弃了,只能求助于方便的微风来传递我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点画:指雁飞时在天空留下的痕迹,可以理解为“雁字”的主体部分。 2. 碧空:指天空,此处是形容雁群在蓝色的天空中飞翔。 3. 回鸾返鹊:这里以鸾、鹊比喻雁群,体现它们飞行时的姿态与优雅。 4. 银钩:月亮如钩,此处用银钩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雁群。 5. 玉箸:形容降雪时的大雁,意指雪中的雁行犹如白玉筷子般优美。 6. 断续:形容雁群的飞行轨迹,有分离也有汇聚,表现出动态的画面。 7. 秦火:借用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喻指历史上的一场火灾;此处表达的是雁群飞过古老的岁月和历史事件。 8. 楚词: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所作的诗歌,代表作品为《离骚》等;这里表达出诗人的感慨和悲伤情感。 9. 愁人:即诗人自己,因思念远方的亲友而感到忧愁。 10. 笔砚:指写诗的工具,此处诗人通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因为忧虑而荒废了笔墨。 11. 倩:请求、恳求的意思。 12. 便风:顺风,便于航行或传递信息的风力。
去完善
赏析
《雁字》许棐 这首诗以雁字为喻,表达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感慨。诗人通过对雁字形态的描绘,展示了其艺术之美和深远寓意。 首先,诗人通过“点画分明印碧空”一句,形象地描绘出雁字在空中飞翔、翱翔的场景。这里“点画分明”与“印碧空”相互呼应,既表现了雁群飞行时整齐有序的队形,又衬托出了它们在天空中的壮美身影。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绘,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一群大雁在碧空中翩翩起舞的景象。 接着,诗人又以“回鸾返鹊势差同”来形容雁字的形态。这里的“回鸾”指的是鸿雁,而“返鹊”则是指喜鹊。作者用这两个形象来表达雁字的美感和韵律,强调了它们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回鸾”和“返鹊”的势态,进一步突显了雁字在不同视角下的美感差异。 紧接着,诗人以“月边映得银钩体”来描绘雁字在月光下的景象。这里,“银钩体”是对雁字的比喻,象征着鸿雁在月光照耀下如同银钩般熠熠生辉。这种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月光映照下的大雁,犹如银钩般划过夜空,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随后,诗人再以“雪里摹成玉箸工”来形容雁字在雪景中的姿态。这里的“玉箸工”也是对雁字的比喻,象征着大雁在雪中飞行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雁字在白雪覆盖的大地映衬下,如同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玉箸在空中舞动,美不胜收。 诗人继续通过“断续似经秦火后,悲凉如在楚词中”两句,表达了他对雁字的感慨。这里,“秦火”指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而“楚词”则是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雁字虽然看似断断续续,却仍然在天地间传唱着历史的悲歌。这种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悠远,引人深思。 最后,诗人以“愁人笔砚俱荒废,倩写相思寄便风”结尾,表达了他的情感寄托。在这里,诗人将自身比作一个因忧愁而荒废笔墨的人,希望通过雁字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这种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雁字》许棐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展现了雁字的形态之美和历史底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和真挚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雁字》是南宋诗人许棐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79年前后。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金朝和蒙古帝国不断侵犯南宋的领土。而许棐作为一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大雁南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许棐在南宋末年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官员,但因为直言不讳,多次遭到贬谪。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