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源和尚赞 其二
父曹源,祖密庵。
碧落碑,无赝本。
破沙盆,正法眼。
清庙瑟有遗音,坐者立者,以心印心。
不肖之子,作如是赞。
非特旌于往古,亦乃诏于来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父亲名为曹源,祖父名为密庵。
那块石碑叫做碧落碑,没有伪造的版本。
那破碎的沙盆,展示了正统的佛法智慧。
清静的寺庙里传来了乐器的余音,坐在那里的人,站着的人,都在用心去感受彼此的心意。
这个不成才的儿子,做出了这样的赞美。
这不仅是赞扬古代的事情,也是在告诉未来的人们。
去完善
释义
1. 父曹源,祖密庵:指曹源为密庵的弟子。这里“父”和“祖”是对佛教中师徒关系的比喻。
2. 碧落碑:传说在唐代有一个神奇的石碑,上面刻着来自天界的诗。无赝本:意思是这个碑上的诗句是真实可信的,没有伪造的情况。
3. 破沙盆:指用来向信徒讲授佛法的器具,这里的“破”字含有破旧不堪的意思,暗示这是经过长时间使用的。
4. 正法眼:佛教术语,表示能洞察并理解佛法的正见。
5. 清庙瑟:指古代皇家宗庙里的乐器,用以赞美曹源和尚的高尚品质和德行。
6. 以心印心:禅宗用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相通,彼此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7. 不肖之子:这里是作者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在文学才华上无法与父亲相比。
8. 非特旌于往古,亦乃诏于来今:意思是通过这样的赞美,不仅是为了表彰过去的人,也是为了激励后来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曹源和尚赞》是释道冲为纪念禅宗高僧曹源所作的颂诗。首先指出曹源作为禅宗的高僧,如同父亲一样伟大,其深远的影响便如祖父一般深厚。然后诗人用“碧落碑”这一典故,赞美曹源的境界犹如青天白日一般高洁,没有虚假。接着以“破沙盆,正法眼”形象地描绘出曹源的教诲如同冲破黑暗,使人们重新认识佛法的真谛。最后,诗人把曹源比作清庙之瑟,他的教诲即使在他离世之后,仍能传承下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圣贤的赞美,也是对未来传承者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关于曹源和尚的诗歌,创作于唐朝时期。诗人道冲以赞美的笔触描绘了曹源和尚的形象和品质,表达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之情。
在唐朝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其中,禅宗作为一种特殊的佛教流派,强调个人修行和自我觉悟,受到了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热烈追捧。曹源和尚作为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高深的禅理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诗人在这个时期,可能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他对禅宗文化的热爱使他对曹源和尚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歌正是诗人对曹源和尚的高度赞美,也是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度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