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成道
正觉山前失眼睛,是凡是圣尽盲生。
至今夜夜明星现,谁肯向伊行处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正觉山的山前失去视觉,无论是凡俗之人还是圣贤之人都陷入了盲目。
直到今天,星星仍在每个夜晚闪烁出现,但又有谁愿意沿着它们指引的方向前进呢?
去完善
释义
1. 佛成道:指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的过程。
2. 释道冲:南宋高僧,法名道冲,字山晓,号松溪。
3. 正觉山:位于古印度的灵鹫山,又称为耆阇崛山,佛陀在此宣说多部经典。
4. 眼睛:比喻佛法的慧眼,能够洞察诸法实相的智慧。
5. 是凡是圣:无论是凡夫还是圣人。
6. 尽盲生:都像是瞎子一样无法看见真相。
7. 至今:到现在。
8. 夜夜:每天晚上。
9. 明星现:指夜空中明亮的星星,此处喻指佛陀所证的真理之光。
10. 谁肯向伊行处行:谁能按照佛陀的道路去修行。
去完善
赏析
《佛成道》这首诗揭示了修行悟道的艰难和无奈。诗中“正觉山前失眼睛”一句,意为在追求觉悟的道路上,人们往往迷失了方向。接著的“是凡是圣尽盲生”则表达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圣人,在面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时,都有各自的困惑与迷惘。而“至今夜夜明星现”表明虽然有诸多困扰,但智慧的光芒仍然照耀著每个人,只是很少人愿意走向那个充满光明的地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人皆求乐,唯我独取苦”之意。整首诗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对佛法的误解和恐惧,以及渴望真正的解脱但又畏首畏尾的心情。诗人期望以他真诚的呼唤,引领众人勇攀心灵的巅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佛成道》是释道冲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收录于《全唐诗》。释道冲生活在唐朝时期,他在幼年时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禅宗大师。
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7世纪,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僧侣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释道冲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自幼学习佛法,后来成为了禅宗的传人。他的生活充满了宗教修行和弘扬佛法的使命。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表达了对于人生、世界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在唐朝这个时期,佛教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自性成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释道冲作为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信仰和修证体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