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卿答春堂
春以喻母慈,慈深春不如。
儿欲答母恩,恩重答无余。
华堂顿有云岭隔,梦里分明与亲剧。
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
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
老农邀君勿轻去,万红千紫扶春住。
雨田自种晴田收,好是天留答春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喻:比喻;
2. 慈:慈爱;
3. 顿有:顿时出现;
4. 云岭:云雾缭绕的山岭;
5. 剧:亲切;
6. 阿连:兄弟间对对方的称呼;
7. 批敕:皇帝的批示;
8. 翠裘:绿色袍子;
9. 黄简:黄色诏书;
10. 巽章:皇帝颁布的文告;
11. 乞祠官:请求担任祠官;
12. 暮归:傍晚回家;
13. 怡:使……愉快;
14. 老农:年老的农民;
15. 轻去:轻易离开;
16. 万红千紫:形容春天百花齐放;
17. 扶春住:帮助春天生长;
18. 雨田:湿润的土地;
19. 晴田收:晴天收获庄稼。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孝道的诗词,诗人借春天的美好寓意母亲的无尽关爱,而儿女则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渴望能够报答这份厚重的恩情。虽然暂时离别无法回报,但心中已经深刻铭记。梦中依然能与亲人相聚,表达出思念之情。后来兄弟一起为母亲祈求安宁,希望母亲安康快乐。最后呼吁大家珍惜亲情,感恩母爱。全诗情感真挚,充满孝道之美,令人感慨万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宗卿答春堂》是南宋著名文人叶适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叶适身处南宋朝廷的核心政治圈,担任要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以博学多才、见解独特而著称,主张儒家经典应与时迁移、道与世用,针对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叶适借诗抒发心中感慨,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在诗句中,他采用了诸多象征手法,如“桃李春风”“雨露恩波”等,寓意丰富,以表达对友人王宗卿的祝福与关切之情。与此同时,叶适在诗中还揭示了自己身处官场,却又对现实忧虑的思考,这也是他整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的集体情绪。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