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黄中
鴈山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
飞舄可无能少驻,洞箫何幸复亲闻。
看承下户恩尤重,宾礼高贤意自欣。
忽忆门西贫士宅,蛰雷绕甑黍初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鴈山:即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
2. 削玉:形容山峰陡峭。
3. 上青云:登上天空,比喻飞升成仙。
4. 仙侣:指神仙伴侣。
5. 遣俗纷:超脱世俗纷扰。
6. 飞舄:鞋子,这里指仙人所穿的鞋子。
7. 可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8. 少驻:稍微停留。
9. 洞箫:一种乐器,传说仙人王子乔曾吹奏过。
10. 忽忆:突然想起。
11. 门西:指门的西侧,泛指住宅附近。
12. 贫士宅:贫困的读书人住所。
13. 蛰雷:冬眠的雷声,这里指春雷。
14. 绕甑:围绕着锅。
15. 黍初饙:刚蒸熟的黍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郭黄中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以“鴈山削玉上青云”的意象来描绘郭黄中的气质与才华,展现出他对友人的高度赞赏。同时,诗人也以“仙侣常游遣俗纷”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凸显了他们的超凡脱俗。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借助于“飞舄”“洞箫”等典故,表达了郭黄中即将离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热切期待。这种情感在“忽忆门西贫士宅,蛰雷绕甑黍初饙”一句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关切之心。
整体来说,这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郭黄中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歌颂,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郭黄中》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叶适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和诗人叶适的经历,我们可以推测其大致创作于公元1150年至1200年之间。
在当时的南宋朝廷,叶适是一位著名的士人,他的仕途并不平坦。他在朝中任职时曾因为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甚至被贬谪至地方。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国家民生,致力于改革时政。
在这个时代,宋朝的国势日渐衰弱,外有金人侵扰,内有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叶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无奈。他希望友人能够远离官场纷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送郭黄中》不仅是对友人的离别赠言,更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自我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