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五
当年吴越日相攻,蚁鬬蜗争不少容。
范蠡西施伎俩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时候,吴国和越国连年征战,就如同蚂蚁打架,蜗牛争斗一般,永无宁日。
然而,无论范蠡与西施使出多少权谋手段,最终却不过是历史的过眼烟云,绿水青山,白云依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越: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
2. 日:每天。
3. 蚁鬭蜗争:形容双方争斗激烈,如同蚂蚁和蜗牛一样弱小却激战不休。
4.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城(今河南南阳)人,吴越两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和道家学者。
5. 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6. 伎俩:手段,本领。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历史上吴越两国之间的战争纷争为主题,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凸显了历史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蚁斗蜗争”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无谓,与青山白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范蠡与西施的故事为例,暗示了无论人类的争斗如何激烈,最终都将被自然的力量所覆盖。全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岩披云台十颂》是南宋诗人释怀深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此时南宋正处于国力衰微、战乱不断的时期,而诗人也在官场中郁郁不得志。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无奈与悲哀。他渴望一个和平的世界,但又深知现实的残酷。他以“披云台”为题,表达了对自己理想境界的向往——如同云雾被风吹散后,阳光普照大地,人们能够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生活。这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但他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