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颂 其二
皮包血肉骨缠筋,颠倒凡夫认作身。
到此始知非是我,从前金玉付何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皮包血肉骨缠筋":这句话描述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即皮肤包裹着的血肉包裹着骨头和经脉。其中"皮包血肉"表示人的表面结构,而"骨缠筋"则表示内在的结构。
2. "颠倒凡夫认作身":这里主要表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忽视生命的本质,只看到外在的身体,却忽略了生命的精神性。
3. "到此始知非是我":这句话表达的是在意识到生命真相后的反思,原来我们一直认为的“我”并非真实的自己。
4. "从前金玉付何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过去被我们看作珍贵的东西,现在来看是那么虚无,那些过去的繁华和追求究竟是为谁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哲学的哲理诗。诗人以“皮包血肉骨缠筋”来形容人的身体,强调其外在的表象与内在的实质。接着笔锋一转,指出世人往往迷失在这具皮囊中,执着于世间的繁华富贵,而忽略了内在的真我。在诗的结尾,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真谛:当我们认识到这具皮囊并非真正的自我时,才会明白从前的金玉荣华不过是一场空梦。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反思,揭示了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传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枯骨颂 其二》是南宋诗人释怀深创作的一首长诗,具体创作时间在公元1246年左右。这一时期,正值宋蒙战争之际,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严重。诗人怀着悲悯的心情,关注社会现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在人生际遇方面,释怀深青年时期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正直不阿、刚正廉洁,被贬谪到远方。晚年时,他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活。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在诗歌中流露出浓厚的忧患意识和人道关怀。
在历史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政权逐渐走向衰落,蒙古铁骑南下,战火蔓延全国。在这种背景下,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死亡和灾难频繁发生。释怀深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枯骨的形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世的悲哀,表达了对人民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