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辛丑九月十二与芳洲留宿雅山堂岁且周矣芳洲再往赋古诗十二韵奉寄壬寅九月十一日也

标题包含
辛丑九月十二与芳洲留宿雅山堂岁且周矣芳洲再往赋古诗十二韵奉寄壬寅九月十一日也
山林或尘土,城郭无市哗。 境胜固繇人,况是诗书家。 小斋贮虚明,景物亦可嘉。 怪石卧屭赑,修藤绾龙蛇。 清泉纤纤草,小树疏疏花。 主人古衣冠,宴坐胜纷华。 群从俨连璧,学子铿冲牙。 喜我味稍同,下榻煮秋茶。 道充韵更长,身退心自遐。 岂惟擅清致,当在勒与差。 别来入梦频,急景令人嗟。 寄诗写幽怀,勿与世俗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或者尘间,城市无喧闹声。 优美环境皆由人的选择和耕耘,更何况这充满了诗和书墨的香气的地方。 我的小房间安静而明亮,四周景色赏心悦目。 有奇特的石头如同巨兽躺卧,还有如龙的青藤缠绕。 清澈的小溪和嫩绿的草,以及稀疏但雅致的花朵。 房东穿着古老的衣裳,安然坐在那里,胜过世间的繁华。 朋友们看起来就像一块块宝玉,学生们铿锵有力,如同龙牙。 我喜欢这个味道,于是在这里设下了床铺,烹煮秋天的茶香。 道理充足,韵味深长,身心俱安,精神自在。 不只在于风雅的情怀,更在于这种人生的艺术。 别离以来,时常入梦,感叹时光流转。 寄出这首诗,表达我的内心深处,但不与世人争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辛丑:辛指天干,丑为地支之一,辛丑为干支纪年法的一种组合,代表某个特定的年份。 2. 九月十二:农历九月十二日。 3. 芳洲:诗中人物名。 4. 雅山堂:诗中的地点,一雅致的山间庭院。 5. 周矣:一周年的意思。 6. 城郭:城市外围的城墙。 7. 市哗:繁华的市场,这里指城市的喧嚣。 8. 胜固由人:环境的美好取决于人们如何经营和欣赏。 9. 矧是:况且是。 10. 小斋:小房子,这里指诗人暂居的地方。 11. 贮虚明:营造出一种清静明亮的环境。 12. 卧屭赑:形容怪石奇特壮观。 13. 修藤绾龙蛇:描述长藤弯曲犹如蟠龙。 14. 纤纤草:纤细的小草。 15. 疏疏花:稀疏的花朵。 16. 古衣冠:古人的服饰,这里指文人雅士的着装。 17. 宴坐:悠闲地坐着。 18. 群从:指一起交往的朋友们。 19. 俨连璧:像连绵不断的宝玉一样美好。 20. 学子:学生。 21. 铿冲牙:形容学问渊博的人互相交流。 22. 味稍同:指志趣相投的朋友。 23. 下榻:形容客人受到热情招待。 24. 秋茶:秋天采摘的茶。 25. 道充韵更长:表示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交流越久,就越有韵味。 26. 身退:辞官归隐。 27. 心自遐:心灵得到愉悦。 28. 勒与差:古代的刻石技艺。 29. 急景: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30. 寄诗写幽怀: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恬淡宁静的笔调描绘了雅山堂的优美环境以及主人儒雅的品格。首联点明了山林与尘市的区别,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颔联则进一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家境的优秀;颈联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雅山堂的美景;末联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辛丑九月十二与芳洲留宿雅山堂岁且周矣芳洲再往赋古诗十二韵奉寄壬寅九月十一日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公元1241年,此时正处于金朝末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诗人徐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感慨万分,渴望安定和平的生活。 在这一年九月十二日,诗人在雅山堂与好友芳洲共度一晚,感叹岁月匆匆,转眼间一年即将过去。第二年九月十一日,诗人回忆起去年的情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古诗,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