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醉中赋别

标题包含
醉中赋别
话别应知太去匆,明朝马首定东风。 镜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浓似酒浓。 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与世情同。 如今老眼浑无泪,醉颈当筵似玉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告别时应该知道时光荏苒,明日启程必然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镜子中的人儿日渐消瘦,如同花朵凋谢;湖水上的春意正浓,就像醇酒一样令人陶醉。 我们的旅程恰逢天气晴朗,心境也与世俗之情大相径庭。 现在年事已高,眼神不再湿润;在宴会上饮酒的姿态如同美好的彩虹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太去匆:表示离别时时间过得太快,很仓促。 2. 马首:马的头部,这里指代马匹,也可以理解为前进的方向。 3. 东风:指春风。 4. 花瘦:形容人消瘦如同花朵一样。 5. 湖上:指代湖泊一带的风光。 6. 春浓:春天的气氛浓烈。 7. 如天色好:意思是像天空那样广阔美好。 8. 道情:宗教信仰的感情。 9. 不与世情同:与世俗的情感不同,表示超脱世俗的心境。 10. 老眼浑无泪:形容老练的眼睛不会流泪。 11. 醉颈当筵:喝醉了脖子靠着桌子。 12. 玉虹: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去完善
赏析
《醉中赋别》是白玉蟾的一首离别诗,以“醉”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潇洒和豁达。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寓情于景,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借助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中赋别》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白玉蟾的作品。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宋朝的衰落阶段,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一时期,白玉蟾的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这使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然而,他也在这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领域的问题,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晚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对南宋形成巨大威胁,而国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些内外压力使得南宋朝廷不断加强对人民的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环境下,白玉蟾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间疾苦和民众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