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祈雨早行有作
两三条电复无雨,六七点星微上云。
鞭起卧龙我骑去,挥戈叱问五雷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多余的信息意味着近期不会下雨,星星隐约出现于天空。鞭策着那位如龙的隐士,我带着他离开,并挥舞长矛向天神质问闪电。
去完善
释义
1.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是道教正一道的发源地,有“道源”之称。
2. 电复:指闪电交替出现。
3. 微上云:星星逐渐被云层覆盖。
4. 卧龙:指代隐者或高士,这里可能喻指作者自己。
5. 五雷君:民间信仰中的五雷神君,主管打雷降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祈雨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两三条电复无雨”,通过电闪和雷鸣的描写,表现出天气的变幻莫测。而次句“六七点星微上云”则描绘出夜空的繁星闪烁,与天上的云朵相互映衬。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敏锐观察力,同时也传达了风雨欲来前的宁静与不安。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传说:“鞭起卧龙我骑去,挥戈叱问五雷君。”这里“卧龙”指的是传说中的求雨神兽,诗人以鞭击醒它并骑乘其上去执行祈雨的任务。同时,他还形象地表示要挥动长矛,大声呵斥天地间掌管雷雨的神仙。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诗人勇敢面对困境的决心以及壮志凌云的气概。整首诗因此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虎山祈雨早行有作》是南宋诗人白玉蟾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当时白玉蟾正值青年时期。
在这一年里,白玉蟾游历了江西的龙虎山,并在山中进行祈雨仪式。此时,他因感叹民生疾苦、渴望天地润泽而触发了诗人的灵感,写下了这首描绘早行祈雨景象的诗篇。此外,这个时期的白玉蟾正处于求道问道的过程中,他对道教的信仰和研究也促使他产生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度思考。
在历史背景方面,南宋宁宗时期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但农业生产仍然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祈雨活动在这个时期较为普遍。此外,由于北方金国的侵扰,南宋王朝内外交困,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白玉蟾关注民生、关心农业生产的思想尤为可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