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归云
正愁予,可堪去马便骈骈。
拟折一枝。
堤上万垂丝。
离思无边,离席易散,落日照清漪。
苦是禁城催鼓,虚床难寐,梦魂无路归飞。
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将息偏难,更向分携处、立多时。
吟鬓凋霜,世味嚼蜡,病骨怯朝衣。
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正在发愁,刚刚才下马就遇到重重困扰。
想要折取一朵花。
河堤上千万条柳枝低垂。
离别的思绪无穷无尽,离开酒席容易散去,夕阳照射在平静的水面上。
痛苦的只是皇宫中的催促鸣鼓声,空荡的床铺难以入睡,梦境和魂魄没有归宿。
忽冷忽热,骤雨跟随晴天,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想要休息却倍感困难,更向离别的地方、站立了许久。
白发如霜,尝尽世事无味,生病的身体害怕穿朝服。
我有一壶风花雪月,荔枝红紫相间,邀你一起畅谈心中的期许。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愁予:诗人的情感,为离别而忧愁。
2. 可堪:能够忍受的程度。
3. 骈骈:不断的样子。
4. 垂丝:下垂的柳条。
5. 离思:离别的思绪。
6. 无边:形容没有边际。
7. 清漪:清澈的水波。
8. 禁城:指京城。
9. 催鼓:催促开饭的鼓声。
10. 虚床:空着的床铺。
11. 梦魂:梦境。
12. 归飞:返回飞行。
13. 陡寒还热:形容气温突然变化。
14. 急雨随晴:形容阵雨过后立刻转晴的天气现象。
15. 化工:大自然的造化。
16. 将息:调养休息。
17. 分携:分别,分手。
18. 立多时:站在那里待了很长时间。
19. 吟鬓:形容诗人头发斑白。
20. 世味嚼蜡:形容对生活失去兴趣。
21. 病骨:形容身体虚弱。
22. 怯朝衣:对官场生活感到畏惧。
23. 一壶风月:指美好的风景。
24. 荔丹芝紫:形容荔枝的红色和灵芝的紫色。
25. 心期:心中的期望。
去完善
赏析
《凤归云》描绘了离别场景及情思。上片抒发了离别时的沉重情感,通过描写丰富的景色,如堤上万垂丝、落日照清漪等,营造出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则转向对个人感受的描述,通过对季节无常、时光流逝的感受,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的“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瞬息万变,表现了作者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无常时的无奈与感叹。而最后的“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则表达出作者愿与友人分享生活点滴,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离别主题之外,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深切的感悟和坚定的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归云》是宋代词人赵以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70年至1218年之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动荡时期,金国入侵,战争频繁,社会矛盾尖锐。
赵以夫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早年担任地方官吏,后因战乱而离开家乡,流寓江南。他曾试图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但未能如愿。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他在杭州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探讨诗词歌赋,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然而,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威胁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赵以夫的这首《凤归云》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