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漫歌八曲。小回中

标题包含
漫歌八曲。小回中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 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元结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他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历任右金吾兵曹参军、监察御史等职。在安史之乱期间,元结组织义军抵抗叛军,保...查看更多
ShaneLanttiew
去完善

译文
丛石横卧在大江之上,人们都说那是钓鱼台。水流与石头相互撞击激荡,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漩涡中的波浪并不凶猛,它位于武昌城的近郊。无论来到这里的客人还是离去的船只,都选择在这里停泊靠岸。
ShaneLanttiew
去完善
释义
丛石:聚集的石头。 大江:长江。 人言:人们所说。 钓台:姜太公钓鱼之处。此处意指江边石矶,并非具体的建筑或地点。 水石:水和石头。 相冲激:相互碰撞冲击。 小回:回旋之地。 回中:即“小回”之中,指代漩涡地带。 不恶:不凶猛。 武昌:古地名,湖北省旧称。 郭:外城。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城墙向外延伸。 来客:到达的旅客。 去客:离去的旅客。 船:船只。 泊:停泊靠岸。
ShaneLanttiew
去完善
赏析
《漫歌八曲·小回中》是唐朝文人元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钓鱼台的景象,通过对江边石头的描写,展现出钓鱼台的险峻。同时,诗人通过描述长江水的冲激,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和激情。在这个小回中,无论是来客还是去客的船,都愿意在此处停泊,表现了此处环境的宁静与安详。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ShaneLanttiew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漫歌八曲·小回中》是唐代诗人元结在安史之乱后所作的一首诗歌。创作时间为公元756年至762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唐帝国遭受了严重的内忧外患,边疆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元结本人在此时期也历经坎坷。他曾担任容州刺史、御史中丞等职,但因政局动荡,多次被罢官。这期间,元结还目睹了民众流离失所、家园被毁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到诗歌中,以此抒发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之情。 在时代背景下,安史之乱导致了唐帝国的衰落,边疆不稳,民不聊生。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使得政治局面更加复杂。在这种环境下,元结深感自己身为官员的责任重大,但他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心中的感慨寄托于文字之中,以此来传递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关爱。
ShaneLanttiew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