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
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
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
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
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
樛枝半压鲁隠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
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何况篱下黄菊江头赤叶枫。
萧梁劫火烧不死,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
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请看春雷发蛰雾滃霱云从。
礧砢蹙缩轮囷拥肿可挫不可辱,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
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
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
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飘飘词赋谁摩穹。
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巍峨高耸的松树生长在峭壁之上,遮天蔽日,展现出雄伟之姿。
它们并不甘心安于现状,还会在梦中拜访人们。
虽然它们身上散发着技艺的气息,但却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自然的声音总是让人感到愉悦。
相比之下,那些奇特古怪的松树更令人感到惊讶。
盘根错节的枝条似乎要把大雪压垮,而阵阵清风又让它更加优雅。
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看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它们却依然屹立在天地间。
它们是真正的强者,无论风雨如何猛烈,它们都会傲然挺立。
世人眼中的英雄也许会在时光的长河中消逝,但这些顽强的松树却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蕴含了生命的真谛,而这正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去完善
释义
收到内容后直接返回对应的注释,无需额外的解释说明。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刘倓
1. 次韵:依照别人的诗的韵律来和诗。
2. 胡少瀹:古人名字。
3. 题:题目,针对某个主题写作的诗或文。
4. 梁王山:地名,位于中国某地。
5. 长松上捎日月宫:长松,松树;捎,接触;日月宫,天体,这里指天空。
6. 昂霄耸壑材甚雄:昂霄,高入云霄;耸壑,直立在山谷中;材,树木;雄,雄伟。
7. 不肯甘心卧云巘:不甘心,不满足现状;卧云巘,躺在高山上。
8. 有时见梦十八公:十八公,十八代祖宗,这里指古人。
9. 汗颜血指:形容努力工作和付出汗水和努力。
10. 大匠:手艺高超的木匠,比喻有才能的人。
11. 斩伐丁丁:斩伐,砍伐;丁丁,拟声词,模拟斧头砍树的声音。
12. 朝夕聒人幽耳聋:朝夕,早晚;聒人,烦扰他人;幽耳,听力弱的人。
13. 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吾乡,作者的故乡;华顶,山峰名;八万四千丈,夸张的说法,表示非常高。
14. 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下蟠,向下延伸;夭夭,生机勃勃;矫矫,姿态挺拔;奇奇怪怪,形容各种形态。
15. 樛枝半压鲁隠九年之大雪:樛枝,弯曲下垂的树枝;半压,稍微被压住;鲁隠,古代隐士;九年之大雪,隐喻时间漫长。
16. 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雅韵,高雅的音韵;曾和,曾经配合;虞氏,传说中的古琴制造家族;五弦,五根弦的古琴;薰风,和风。
17. 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灵椿,长寿的椿树;桃实,桃子;几番见,多次看到。
18. 何况篱下黄菊江头赤叶枫:篱下,篱笆旁;黄菊,黄色的菊花;江头,江边;赤叶枫,红叶枫树。
19. 萧梁劫火烧不死:萧梁,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个朝代;劫火,灾难之火;烧不死,仍然生存。
20. 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坐阅,亲眼目睹;五季,五代十国时期;鹿走,像鹿一样乱跑;天下人亡弓,形容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21. 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世人,普通人;欲识,想要认识;吾家,作者的家;所扰,居住的地方;真龙种,真正的龙的后代。
22. 请看春雷发蛰雾滃霱云从:春雷,春天的雷声;发蛰,唤醒冬眠的动物;雾滃,雾气蒸腾;霱云从,彩云飘动。
23. 礧砢蹙缩轮囷拥肿可挫不可辱:礧砢,巨大的石头;蹙缩,皱缩;轮囷,盘根错节;拥肿,臃肿;可挫不可辱,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侮辱。
24. 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坚刚正,坚定刚正;独盘薄,独自盘踞;偃蹇,傲慢;受命不受封,接受天命但不接受封赏。
25. 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无用之用,看似无用其实有用的东西;不器之器,无法用器具衡量的事物;振古,自古以来;成自晚,来自晚期的成就。
26. 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天台道人,天台山的道士;何苦,何必辛苦;汲汲,急切;图象,画出来的形象;寄涪翁,送给涪翁。
27. 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搜肠镂肾,挖空心思;状出,描绘出来;怪松赞,赞美奇特的松树。
28. 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反言,相反的说法;挺而茂,挺拔茂盛;肥瘠,胖瘦;贵得中,贵在恰到好处。
29. 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吁嗟,感叹;九原,墓地;相如,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不可作,无法创作。
30. 飘飘词赋谁摩穹:飘飘,飘荡的样子;词赋,诗和赋;摩穹,接近天空。
31. 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阆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逸民,隐逸之人;自愧,自己觉得羞愧;才力薄,才能不足。
32. 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北斗,北极星;四朝,四个朝代;老农,老农民。
去完善
赏析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赏析:
本诗通过对梁王山蟠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以“长松上捎日月宫”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高大挺拔,暗示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颔联进一步强调松树不甘于平庸,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颈联通过对比自家华顶山的松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热爱和自豪。
接下来,诗人在尾联中以“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为起点,表达了松树顽强生存、勇敢面对困境的品质。而诗人以“萧梁劫火烧不死”为例,说明了松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最后,诗人以“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收尾,赞美了松树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真理的热诚和坚定信仰。
全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是宋代刘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68年至1077年之间,正值北宋神宗在位时期。这段时间内,由于王安石变法的推行,使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
在个人方面,刘倓在当时虽未成为著名的文人墨客,但已经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才华。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胡少瀹等,时常相互切磋唱和,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此外,刘倓身处的社会环境也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人们普遍关注国家的兴衰和民众的福祉,因此诗人往往借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刘倓也不例外,他的这首《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就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