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蓬岛山

标题包含
蓬岛山
轧轧笋舆过翠微,路经蓬岛锁云霏。 雨从半岭岩窝出,云在行人脚下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轧轧的车声穿过绿意盎然的小径,路过犹如仙境般的蓬莱小岛,云雾缭绕。雨水从山腰的岩石中流出,云朵在行人的脚下翻飞。
去完善
释义
【轧轧】:车轮辗轧声,这里形容车子行进的声音。 【翠微】:这里指青翠的山色或指风景宜人的地方。 【蓬岛】:又称蓬莱、琼华等,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云霏】:云雾弥漫的样子。 【半岭】:半山腰。 【岩窝】:山谷、山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轧轧笋舆过翠微”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间小径上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接下来的“路经蓬岛锁云霏”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蓬莱仙境之中。 而诗中的“雨从半岭岩窝出,云在行人脚下飞”更是将这种神秘的氛围推向高潮。这两句诗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变化,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雨水从山腰的岩窝中涌出,云雾在脚下飘过的奇幻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蓬岛山》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蓬岛山》是南宋诗人刘倓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值南宋衰落、金朝兴起之际,战争频繁,民生疾苦。刘倓作为南宋文人,对于国家衰亡的现实有着深刻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刘倓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失望和不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注。在他的笔下,大自然的美景成为了他寄托情感的对象。 此外,刘倓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南宋末年的战乱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都开始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刘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