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
流年衮衮滩头浪,萧骚白发三千丈。
人生荣禄底须多,何嗟及矣负米养。
沧溟不禁尾闾泄,养素略窥道家说。
庶几真一复保全,可以众言强分裂。
瀛洲醉挥碧霞杯,集云峰前偶此来。
吏衙凫散铃索静,怪有飞佩锵琼瑰。
紫霄洞经曾熟读,归来烟霞绕冠服。
嵯峨千仞狮子峰,寒栖旋营数间屋。
飚游为我晷刻停,汲泉引满如海鲸。
要学旌阳累功行,不妨天诏迟飞升。
岷峨念归可轻发,枉办青鞋并布袜。
禁闼侯藩信所遭,几曾仰空虚咄咄。
炉薰浪拟叩玄微,何如赵州东院西。
了知此理只么是,亡羊何必惑多蹊。
自心有疑须自断,勿用周遮添著一重案。
炼师炼师为我印证之,六合同风兮九州共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我早已白发苍苍。人生不必追求荣华富贵,遗憾的是没有在年轻时努力奉养父母。沧海之深也不能承受太多水流,道家的养生理念才能让人淡泊明志。但愿能真诚地保持内心宁静,不受外界的干扰。曾经梦游过仙境,喝着玉液琼浆,感受自然之美。我对道家经文非常熟悉,如今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热爱山林生活。曾经攀登过雄伟的山峰,在山巅建了几间小屋,与寒霜共舞。游览美景时偶尔停留片刻,汲取泉水装满杯中,就好像吞下了海洋。我也想学习朱阳子积累功德,即使飞升之路漫漫也无所谓。想念故乡的山水,不想轻易离开,虽然不能马上回家,但心中仍有期许。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府,我都自信满满,不曾有过沮丧和失望。就像赵州的东院西,了解这个道理就是那么简单。与其在迷途中徘徊,不如听从内心的指引。自己的困惑要自己解决,不要给别人增添麻烦。请炼师为我印证,愿世界大同,人人和谐共处。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是南宋诗人程公许的一首长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钟道士的赞美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流年衮衮滩头浪,萧骚白发三千丈:诗人以流逝的河流比喻时间,以白发象征自己的衰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2. 人生荣禄底须多,何嗟及矣负米养:诗人认为人的荣华富贵并不需要太多,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家庭观念的深刻理解。
3. 沧溟不禁尾闾泄,养素略窥道家说:诗人将大海的尾闾比喻为人生的尽头,表示人终将面对生命的终结。他主张通过道家的修养方式,来达到人生的和谐与平衡。
4. 庶几真一复保全,可以众言强分裂:诗人希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这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自我坚守的精神。
5. 瀛洲醉挥碧霞杯,集云峰前偶此来:诗人将自己比作饮宴于瀛洲仙境的神仙,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
6. 紫霄洞经曾熟读,归来烟霞绕冠服:诗人表示自己曾经深入研究过道教经典,如今虽然已经回归世俗生活,但仍然保持着超脱尘世的情怀。
7. 要学旌阳累功行,不妨天诏迟飞升: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旌阳一样积累功德,虽然天上的诏书可能会来得稍晚一些,但他仍然坚定信念,追求心灵的升华。
8. 自心有疑须自断,勿用周遮添著一重案:诗人告诫自己要勇于面对内心的疑虑,不要犹豫不决,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总结。
9. 炼师炼师为我印证之,六合同风兮九州共贯:诗人最后祈求道家的炼师能够为他证实真理,表达了他对道家哲学的信仰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是南宋著名诗人程公许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约公元1250年)。
在这首诗创作的时期,南宋正处于国力衰退、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时期。当时金国已经侵占了北方大片领土,南宋被迫求和。同时,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在个人层面,程公许曾是南宋官员,因直言不讳地抨击时弊而遭到贬谪。他曾多次上疏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