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仙都

标题包含
游仙都
我来古括经行熟,欲到仙都有底难。 漫道蓬莱环弱水,始知方丈近三韩。 千山开阖神仙迥,一柱岧峣宇宙寒。 信有真人足官府,不妨容我暂鞭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在古代文学方面很擅长,但要想找到仙境却非常困难。 不要说蓬莱仙境位于遥远的弱水之畔,我现在才知道方丈山近在咫尺,靠近韩国。 千山的起伏变化,神仙们也在远方,而那一座高峰直冲云霄,仿佛让宇宙都为之颤抖。 相信有真正的仙人治理此处,不会介意让我暂时驾驭鸾鸟飞行一番。
去完善
释义
1. 游仙都:仙都是指传说中的仙境,即蓬莱、方丈等神话中的神山。此诗描绘了诗人访游仙都的情景。 2. 古括:古代之地名,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来古括经过熟悉的地方,表示对这一带的了解。 3. 欲到仙都有底难:表达了想要到达仙都的难度,“有底难”在句子中起强调作用,意为非常困难。 4. 漫道蓬莱环弱水:这句是引用古代神话传说,描述蓬莱山周围环绕着弱水。 5. 始知方丈近三韩:此处“三韩”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地区,包括朝鲜半岛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开始知道方丈岛离三韩地带比较近。 6. 千山开阖神仙迥:意思是群山之中神人的踪迹很远,暗示寻仙难。 7. 一柱岧峣宇宙寒:形容仙都山峰高耸入天,让宇宙都觉得寒冷。 8. 信有真人足官府:这句话认为确实存在掌握着权力的仙人。 9. 不妨容我暂鞭鸾:意思是希望仙人能允许自己暂时驾驭鸾凤,意指渴望上天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游仙都》是一首描绘仙境景象的诗歌,诗人以游历仙都为背景,表达了其对仙境的独特见解。诗歌的意境开阔,语言优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我来古括经行熟,欲到仙都有底难”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仙都的向往和探索欲望。诗人用“经行熟”来形容自己对仙都的熟悉程度,意味着他已经多次尝试前往仙都,但总是遇到困难。这种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执着和坚定的信念。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蓬莱和方丈两个仙境,进一步强调了仙都的神秘和遥远。他写道:“漫道蓬莱环弱水,始知方丈近三韩。”其中,“弱水”象征了不可逾越的距离,而“三韩”则代表东方遥远的地方。这两句诗暗示了仙都在诗人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揭示了仙境的神秘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仙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仙境的美丽与壮观。他写到:“千山开阖神仙迥,一柱岧峣宇宙寒。”其中,“开阖”一词形象地描述了千山起伏的景象,而“神仙迥”则传达了神仙世界遥不可及的感觉。同时,“一柱岧峣宇宙寒”则以高耸入云的石柱为象征,表达了宇宙的浩渺无垠和寒冷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信有真人足官府,不妨容我暂鞭鸾”收尾,表达了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期待。其中,“真人”是指道教中的仙人,“鞭鸾”则是驾驭鸾鸟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句,表明了自己愿意暂时离开尘世,前往仙境遨游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仙都》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可以从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推测。 许及之(约1150-1219)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等职。他生活在南宋晚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许及之作为文人雅士,既有着对朝廷的忠诚,又有着对文学的热爱。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个人情志为主题。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民众生活困苦,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归隐山林,以求心灵的慰藉。许及之在此背景下,写下了这首《游仙都》。通过描绘仙都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