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

标题包含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纪穷通聚散三。老去何妨从笑傲, 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金印不须辞入幕,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失去绵羊迷失方向抱歉指南针,廿年世态聚散又分离。老去无须烦恼看破世事, 保重身体注意饮食少忧虑,常常倒酒来抵挡风寒。 远离京城三千里外生活,朝中名声已有二十载。金印不需辞退就任幕僚, 世间道路风波难免起落,空船无法控制陷入困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西:指长江以西的地区,具体指今江西省一带。 2. 萧少卿:指姓萧的官员,少卿是一种古代官职。 3. 二纪:古以十二年为一纪,这里指二十二年的意思。 4. 亡羊岐路:指迷失道路,无法找到方向。 5. 司南:指南针,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 6. 从笑傲:指自由自在地生活。 7. 珍重加餐:勉励对方保重身体,多吃点饭。 8. 斟酒压山岚:斟酒指倒酒;压山岚意指用酒来平息内心的起伏。 9. 身遥上国:形容远离首都的地方。 10. 金印:黄金制作的印章,象征权力和地位。 11. 辞入幕:指辞去朝廷职务,到地方任职。 12. 世路风波:比喻人生的坎坷曲折。 13. 虚舟:空船,比喻超脱尘世的心境。 14. 无计得沉沦: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宦海浮沉的感慨。诗句中,“亡羊岐路愧司南”表达了对迷失方向的悔恨;“二纪穷通聚散三”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坎坷;“老去何妨从笑傲,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则表现了对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追求;“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金印不须辞入幕,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则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铉的《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965年前后,这一时期正值五代十国向宋过渡之际。身为南唐大臣的徐铉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中饱尝了世事沧桑,经历了家国破碎、民生疾苦的痛苦。但在这首诗中,他却以闲适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这段时间内,徐铉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尽管身处高位,但他却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他深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因此在他笔下,我们看不到那种夸耀战功的言辞,更多的是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一时期的文人中,徐铉并非独善其身。他与当时的许多文人雅士保持着良好的交往,比如江西萧少卿。萧少卿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才学的文人士大夫,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徐铉在诗中将这种深厚的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