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乐天传及文集 其一
才高文赡富诗名,感物伤时动有情。
不识无生真自体,一尘才遣一尘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白乐天:白居易的字,唐朝著名诗人。
2. 文赡富诗名:指白居易在文学上的成就很高,尤其是诗歌方面的名声很大。
3. 感物伤时:形容白居易的诗歌善于通过观察事物来抒发感慨,反映时事。
4. 动有情:表示白居易的诗歌富有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5. 不识无生真自体:这句话引用了佛教的一个概念,“无生”指的是超越生死轮回的境地,“真自体”指的是真实、本来的自我。这句话是说白居易没有认识到超越生死轮回的真实自我。
6. 一尘才遣一尘生:这句是比喻,“尘”在这里指的是烦恼和痛苦,“才遣”是指刚刚消除。整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消除了一个烦恼,才能产生一个新的烦恼。这里是批评白居易未能达到彻底的解脱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赞美与感慨之作。“才高文赡富诗名”描绘了白居易才华横溢、诗文丰富的形象。接下来的“感物伤时动有情”则揭示了白居易作品的核心特点——情感丰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并付诸于诗篇。
然而,在表达盛赞之情的同时,韩维也对白居易未能领悟“无生真自体”而感到遗憾。此处的“无生”指的是佛教中的无自性论,意指世间万物皆为无常、无固定本质的存在。若无法参透这一点,便易被世俗的纷扰所扰动,难以达到超脱的境界。因此,尽管白居易才情横溢、作品感人至深,但在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他并未达到完全的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白乐天传及文集 其一》这首诗创作于宋朝初期,具体时间为公元960-1020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诗歌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诗人韩维(958-1014),字持国,宋初著名文人,因年少时勤学苦读,成年后文学成就斐然,成为了翰林院学士。在青年时期,他曾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该诗的创作年代,正值北宋初年,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民间生活也相对安定。此时,白居易的诗集在当时流传甚广,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因此,韩维在读白居易的传记和文集时,也被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和作品所感染,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赞美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