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洞照禅人
拔出赵州舌头,去却当门荆棘。
归家倒卧横眠,冷笑奔南走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拿走赵州的舌战,扫清门前阻碍。回家躺平休息,笑看世人忙碌奔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拔出赵州舌头:指辩论技巧高强,像唐朝赵州从谂禅师那样。赵州舌,借指禅宗机锋、问答的辩论技巧。
2. 去却当门荆棘:去除了挡在道路上的障碍。比喻解决了问题或烦恼。
3. 归家倒卧横眠:回家后无所牵挂,可以随意地躺下休息。比喻心灵得到解脱和安宁。
4. 冷笑奔南走北:对于世间纷扰无动于衷,保持超脱的心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展现出作者释道颜的深厚禅意和人生哲学。诗中提到的“拔出赵州舌头”象征着摆脱世俗纷扰,追求真理的决心;而“去却当门荆棘”则暗示了破除障碍,勇敢前进的勇气。接下来,“归家倒卧横眠”描绘了作者在领悟禅意后的自在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回归本心的境界。最后,“冷笑奔南走北”传达出对世间名利追逐者的嘲讽与不屑,彰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的心境之中,感受到那种超越世俗的烦恼和纷争,追求内心宁静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洞照禅人》是唐代诗人释道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世纪,即唐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内心的顿悟和自我修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在释道颜生活的时代,他是一位著名的僧人,对于佛学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在年轻时就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参访名师,最终在禅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禅宗哲理的领悟和对生命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与洞照禅人的一次交流。洞照禅师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禅宗大师,他与释道颜在禅修和佛学方面的见解相互影响。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与洞照禅师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禅宗修行的共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