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怀
初听鶑声又燕声,年华不待使人惊。
桂花开遍门还掩,风自清时月自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刚刚听到莺啼与燕语,岁月匆匆令人震惊。桂花盛开却仍闭门谢客,清风明月自在其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写怀:诗题,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2. 龙辅:作者名。
3. 鶑声:即莺声,指黄莺的叫声。
4. 燕声:即燕子的叫声。
5. 不待:不等。
6. 惊:惊奇、惊讶。
7. 桂花:一种花卉,秋天盛开,具有浓郁的香气。
8. 风自清时月自明:意思是当风儿轻轻吹拂的时候,月亮便自然明亮起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开篇两句“初听鶑声又燕声,年华不待使人惊”,通过描绘春天里鸟语花香的美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不等人。诗人在此传达出对时光匆匆、青春易逝的哀愁与无奈。
接下来的“桂花开遍门还掩,风自清时月自明”,诗人以桂花盛开时节为引子,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尽管门扉紧闭,但清风自来,月色依然明亮,这象征着诗人虽身处红尘俗世,却心怀豁达,向往淡泊与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一寓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写怀》是清代诗人龙辅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清朝初期,大约公元1644年至1722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创作《写怀》时,龙辅正值青春年华,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然而,身处乱世,他无法逃避现实的残酷,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彷徨之情油然而生。在诗中,他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对坚贞不屈品质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这个时代,清军入关,民族矛盾激化,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斗争中。龙辅作为一位爱国诗人,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以诗歌抒发爱国情怀。他的诗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见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