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陈时柏

标题包含
陈时柏
陈未亡时柏已苍,风来历历说兴亡。 世臣元不如乔木,阅尽中原几战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珌(1164年-1239年),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程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陈朝灭亡之前柏树已经苍苍,风雨中诉说着兴亡的故事。 世上大臣的地位怎比得上古老的乔木,见证了中原大地上数次战争的沧桑。
去完善
释义
1. 陈:指代古代的陈国或陈朝。这里可能是指陈朝(557-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南北朝时期的朝代,都城位于今南京市。 2. 柏:即柏树,一种常绿乔木,这里用来形容陈朝灭亡前就已经存在的树木。 3. 苍:指树木颜色深绿、树干粗壮的状态,这里形容柏树的年龄和状态。 4. 风来:风吹过来。 5. 历历:清晰、分明的意思。 6. 兴亡:这里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的历史过程。 7. 世臣:世代为官的世家贵族。 8. 元:原来,表示比较的意思。 9. 乔木: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用来比喻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10.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泛指黄河流域一带。 11. 几:多次、若干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陈时柏》描绘了陈朝灭亡之时,一株古老的柏树依然苍翠繁茂,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兴衰。诗人通过对比陈朝的兴衰和柏树的永恒,表达出世事无常、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诗人以柏树比喻忠诚于国家的世臣,强调他们的忠诚与坚守,以及他们见证了多少战乱与变迁。整首诗借景抒情,深沉而内敛,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陈时柏》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程珌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陈时的历史遗迹时,所见到的柏树的苍翠景色。通过赞美古柏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陈时柏》大约作于南宋末期,此时中国正处于金、南宋并立的历史时期。诗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选择到陈时(今江苏苏州市)的历史遗迹进行游览,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其次,我们来看诗人的人生际遇。程珌是南宋著名的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未能获得功名。这使得他在政治道路上备受打击,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在此时期,他开始大量创作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最后,我们来看看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末期,金国不断南下侵略,导致南宋疆土丧失严重,国家形势岌岌可危。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到抗金斗争中,希望通过文字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程珌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