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魏南伯馈假河鲀羹

标题包含
谢魏南伯馈假河鲀羹
江南风物与君论,芦笋蒌蒿荐晚樽。 举酒不知身在远,隔江谁送假河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江南地区谈论风景,用新鲜的芦笋和蒌蒿来款待朋友。举杯畅饮时,不觉得身处远方,隔着江水,又有谁能送上美味的河豚鱼呢?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这里借指作者的故乡浙江地区。 2. 风物:地方特产或风光名胜。 3. 君:您,这里指魏南伯。 4. 论:谈论,探讨。 5. 芦笋: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用。 6. 蒌蒿:一种水生植物,又名水蒿。 7. 荐:进献,献上。 8. 晚樽:傍晚时分饮酒的器具。 9. 举酒:举起酒杯。 10. 身:自己,这里指作者自己。 11. 远:距离遥远。 12. 隔江:隔着江河。这里指浙江和福建之间的江河。 13. 谁送:谁人送来。 14. 假河鲀:假的河鲀鱼。河鲀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肉质鲜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谢魏南伯馈假河鲀羹》,诗人以江南的风物和人物作为引子,表达了对于美食的渴望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在诗中,诗人描述了与友人共同品尝芦笋和蒌蒿等江南美味的场景,而这些美味佳肴也让诗人感受到了身处远方的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虽然诗人身处异地,但他通过想象隔江而送的河鲀,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美食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魏南伯馈假河鲀羹》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8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此时的南宋政权相对稳定,但内忧外患仍然不断。 在这个特殊时期,袁说友(约1140-1204年)时任南宋官员,他因为主张抗金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在这种人生际遇下,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尤为深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馈赠美食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乡味道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在诗人所处的历史时期,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往往以美食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