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跋百之诗画

标题包含
跋百之诗画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丹青不知老将至,李陵苏武真吾师。 太平本学治礼乐,犹有暇日能临池。 区中孰最奇,庞眉皓首苟住著,安得一区我安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舜民,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洲渔父。北宋文学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都有交往。 他生于宋仁宗时期,具体生年不详。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家境富裕。张舜民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泛结交名士,学识渊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诗歌是看不见的画,而画作则是可以看见的诗歌。 画家们都不知年老已近,李陵和苏武才是我的真正导师。 天下太平的时候应当研究治理国家的道理,同时也有时间能够欣赏画作。 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最奇特的人?那些白发苍苍却还能坚持创作的人们,如果可以找到一个让我安心的地方,我愿意在那里停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跋百之诗画:跋,是题在书籍、书画作品后面的短文;百之,未知出处或指代,但结合上下文理解,应是诗人所提及的某人或者某一类人的意思。 2.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此句互文见义,强调诗和画的内在联系,都有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特点。 3. 丹青不知老将至:此处借用了庄子的说法,意思是画家专心致志地创作,忘记了自己正在老去。 4. 李陵苏武真吾师:李陵,西汉名将,率军与匈奴作战,兵败被俘,降服匈奴;苏武,西汉使者,出使匈奴时被扣,威武不屈,留胡十九年。这里把两位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5. 太平本学治礼乐:这句是说在太平盛世,原本应该学习礼仪音乐等知识。 6. 犹有暇日能临池:临池,临近水池,表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是说,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还有时间去画画。 7. 区中孰最奇:这个“奇”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奇特、独特,也可能含有其他深意。这句可能是反问语气,询问谁是世上最奇特的人物。 8. 庞眉皓首苟住著:庞眉,形容眉毛花白;皓首,白发苍苍。苟住著,勉强活下去的意思。这句大意为,满头白发的老人勉强度日。 9. 安得一区我安之:这句大意为,希望得到一处安居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诗和画的相互关系的古诗。诗人认为诗和画是相通的,都富有艺术表现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第一句“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关系。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画家在创作时投入的状态,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他们的技艺和才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一个安宁、美好环境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跋百之诗画》为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交,正值中国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张舜民,作为书香门第出身的一员,自小受诗书熏陶,颇有文采。他后来涉足官场,曾任职尚书刑部侍郎。然而,在这个时期,北宋政治日益腐败,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政日非。身处这样政治环境下的张舜民,内心激愤,痛心疾首。 在人生和时代双重压力下,张舜民选择借诗词抒发内心的感慨。因此,在他的笔下,对当时社会的描绘、以及个人际遇的倾诉,都化为深情的笔触。《跋百之诗画》正是这一时期张舜民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等句,以疏离的物象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显示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感人篇章,见证了诗人的忧虑和向往,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