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石门{左山右戲}嶮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
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作波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门险峻如铁关般坚固,放眼望去山峰重叠有万仞之高。即使是无角的铁牛也无法冲破,毗卢海中因此掀起了波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偈:梵语“偈陀”的简称,意为“颂”,即佛教经文中的唱颂词。
2. 释洪英:宋朝高僧,字元实,号铁牛禅师,四川成都人。他长期在峨嵋山弘扬佛法,与陆游、范成大等文人交情甚好。
3. 石门:指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境内的石门山。
4. {左山右戲}:同“岫”,山洞或山峦的意思。
5. 铁关:形容牢固的大门或关卡。
6. 举目:抬头看。
7. 万仞:形容极高,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8. 无角铁牛: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或精神。此处可能暗指石牛河铁牛的传说故事。
9. 毗卢海:佛家传说中的海名,象征广大无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三首》是唐朝诗人释洪英的一首禅诗。诗中描述了险峻的山峰和坚固的铁关,象征修行之路的艰难险阻。“无角铁牛”比喻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只有冲破这些障碍,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正如毗卢海中掀起波涛一般,寓意着生命的激荡与不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路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三首》是南宋时期高僧释洪英所作的一组禅宗诗。这组诗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的心灵体验。
创作时间: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然而,这也是禅宗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高僧通过禅宗诗来传播佛教思想,影响了后世文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生际遇:释洪英作为一位高僧,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坎坷。他曾四处云游,寻找禅宗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仰。这种坚定的人生信念,使得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从容应对,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禅宗的理解。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虽然政治局势动荡,但文化发展却非常繁荣。禅宗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许多高僧通过禅宗诗来传播佛教思想。此外,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也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阅读禅宗诗来感悟人生的真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偈三首》的出现,不仅反映了释洪英个人的修行历程,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禅宗文化的关注和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