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其三
石门巇崄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
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作波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门险峻如铁门般坚固,放眼望去层层叠叠如万丈高峰。
无法驾驭的铁牛冲撞向前,毗卢海的深处激起波涛。
去完善
释义
1. 偈:佛教中的颂歌,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2. 释洪英:宋代高僧,号五峰禅师。
3. 石门:山名,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
4. 巇嶮:巇,险峻;嶮,险要。形容地势险要。
5. 铁关:铁制的关门。
6. 举目:抬头看。
7. 重重:一层又一层。
8. 万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这里用来形容高度。
9. 无角铁牛:比喻勇猛无畏的战士。
10. 冲得破:能够冲破。
11. 毗卢海:佛教中象征广大佛性的海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宏大的宗教意象。诗的首句“石门巇崄铁关牢”通过对险峻石门的描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而“举目重重万仞高”则突显出诗人所处的高度以及所能看到的辽阔视野。接下来的“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作波涛”则将大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相结合,比喻出了无坚不摧的信念和永不止息的修行之心。整首诗以视觉化的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奇与人文精神的崇高,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三首 其三》是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洪英所作的诗歌。这首诗歌作于公元1264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山河破碎,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释洪英在此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出家为僧,因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然而随着南宋国势日衰,他曾被迫离开家园,四处云游。在漂泊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苦难,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这种复杂的心情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由于金兵南下,战火连年,民生疾苦,百姓流离失所。同时,朝政腐败,权臣当道,使得国家的局势更加岌岌可危。在这种背景下,释洪英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