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溪
荡漾溪沙深浅间,群山回抱翠连环。
扁舟便欲乘流去,直下山门六刺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小溪的沙滩上漫步,感受着溪水深浅交替的波纹。周围的山脉像绿色的连环手镯一样环绕着我们。这时候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眼见水如蓝,身到山如碧”,此情此景真是令人陶醉啊!突然我有了一个冲动,想去划一艘小船顺着溪流漂荡下去,直达山下的那片六个石滩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荡漾:形容水波一起一伏地波动。
2. 溪沙:溪水中的沙子。
3. 深浅间:指水流时而深时而浅的地方。
4. 群山回抱:指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
5. 翠连环:比喻青山连绵不断。
6. 扁舟:小船。
7. 乘流去:顺着水流的方向前进。
8. 山门:寺庙的正门。
9. 六刺滩:不详,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点或者河滩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首先通过“荡漾溪沙深浅间”一句,生动地展示了泾溪水流的动态之美,让人仿佛看到了清澈的溪水在深浅不一的沙石中流淌。紧接着的“群山回抱翠连环”则表现了四周群山的环绕与翠绿的美景,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接下来的“扁舟便欲乘流去,直下山门六刺滩”,描述了诗人在美景中的惬意心情以及向往自由的心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泾溪》是宋代诗人蒋之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泾溪边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根据所给信息,我们为您编写了以下背景介绍: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大约是在11世纪至13世纪之间。
人生际遇:蒋之奇(984-1057),字子宣,江苏宜兴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少年时便才华横溢,但直到晚年才得到重用,担任宰相一职。蒋之奇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为一场政治斗争而被贬谪。然而,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也为他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游历山水,将自然风光融入诗歌之中,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宋代社会经济较为发达,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这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