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盛道人琴 其一

标题包含
听盛道人琴 其一
阴云收雨阁曾簷,寂寂西风不动帘。 烧尽夜堂红蜡炬,高山流水听无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潜,俗姓王,字道潜,号参寥子,北宋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出家为僧,后来成为苏轼的好友。 释道潜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佛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阴云在雨滴敲打着楼阁的檐下消失无踪,静寂的西风吹拂着帘子却丝毫不动。 烧尽的夜晚红烛滴泪,高山流水的声音让人百听不厌。
去完善
释义
1. "阴云收雨":阴云散开,雨水停止。这里指天气放晴。 2. "阁曾簷":指阁檐。"曾"通"層",表示层层叠叠的屋檐。 3. "寂寂西风":寂静的秋风。 4. "烧尽夜堂红蜡炬":夜晚蜡烛燃尽的场景。"红蜡炬"指红色的蜡烛。 5. "高山流水":古琴曲名,形容音乐优美动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通过对环境和氛围的精心刻画,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阴云收雨阁曾簷"这句诗描述了天气的变化,阴云逐渐消散,雨水停止,给人们带来了晴朗的天空。这样的天气转变与音乐产生的共鸣,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寂寂西风不动帘”则表现了环境的宁静,西风吹拂,但窗帘却没有飘动,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和舒适。这两句诗句通过环境的描写为整首诗营造了安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烧尽夜堂红蜡炬,高山流水听无厌”进一步展现了对音乐的陶醉。燃烧的红烛照亮了音乐厅,美妙的音乐如高山流水般悠扬动听,使诗人听得如痴如醉,毫无厌倦之感。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听盛道人琴 其一》,是宋代诗人释道潜(1045-1102)所作。释道潜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他与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大家有着密切的交往。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的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和僧侣,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释道潜的人生际遇方面,他早年出家为僧,后来成为了一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得到了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赏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相互切磋,共同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发展。此外,释道潜还与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有过交往,他曾为神宗讲解佛法,对朝廷的政治文化事业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北宋王朝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在经济上,北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政治上,北宋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文治政策,使得文人墨客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华;在文化上,北宋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僧人,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宝库。 总的来说,《听盛道人琴 其一》这首诗歌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释道潜作为一位诗人和僧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展示了他对音乐、艺术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