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即事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
涤器倒囊寻市酝,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
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还未确定是否晴朗,正逢飘落的梅花时节,柳树边的巷子里寂寥无人,柳絮纷纷扬扬地落在毡毯上。拿出洗涤过的器具和空囊去市场上寻找美酒,召唤小船来到溪流里捕捞出新鲜的鱼虾。鸟儿叫声把我从千里之外的梦境中唤醒,眼前山水之色激发了我的诗意灵感。想象着远方的友人此刻是否也在想念着我,马蹄声中我们的重逢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遥不可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阴晴未判落梅天:指梅雨季节的天气变化无常。落梅,指梅雨季节。
2. 柳巷无人絮扑毡:形容梅雨时节,柳树下的街道显得空寂无人。
3. 涤器倒囊寻市酝:清洗酒器,取出钱袋,寻找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美酒。
4. 唤船挑网得溪鲜:乘船去捕捞溪水里的新鲜鱼类。
5. 鸟声呼梦客千里:听到鸟鸣,让人想起远方的友人。
6. 山色撩人句一联:美丽的山水景色让人心生诗意。
7. 遐想故人应念我:遥想旧友,猜想他们现在是否也在想念自己。
8. 马蹄何处夕阳边:描述夕阳下,马蹄声中,不知故人身在何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首联以“阴晴未判落梅天”起笔,暗含了春末夏初的复杂气候特征,同时通过“柳巷无人絮扑毡”展现了寂静的初夏景致。颔联写诗人自己去市场寻找美酒,又邀请友人一起去溪边捕鱼,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颈联则以“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尾联则设想故人也在想念自己,希望能够在远方共同欣赏美丽的夕阳景色。整首诗歌将生活与自然巧妙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夏即事》是南宋著名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198年)。
在庆元年间,华岳正值壮年,担任武义县丞一职。他刚正不阿,关心民生疾苦,对朝廷的腐败和百姓的苦难深感忧虑。这一时期,金国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朽,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岳创作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初夏即事》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中,华岳通过对初夏时节田野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景象。同时,通过讽刺贪官污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深受后世好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