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砭
人有好胜心,当以善胜恶。
岂宜执人我,与彼较彊弱。
所得无毫厘,所失已山岳。
事过徒自悔,驷马追不却。
况临衰暮年,事尤资审度。
如人行远道,日暮将憩泊。
遵途益须慎,勿使趣向错。
逆境是吾师,苦口多良药。
岂止人难欺,将为鬼所噱。
有病在速治,姑以自砭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自砭》:这首诗的题目,意为自我反省和自我治疗。
2. 范纯仁:北宋名臣,政治家,诗人。
3. 人有好胜心,当以善胜恶:人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应该用善良战胜邪恶。
4. 岂宜执人我,与彼较彊弱:怎么能过分执着于个人和他人的区别,与他人争夺强弱的地位呢?
5. 所得无毫厘,所失已山岳:得到的微不足道,失去的却是巨大的损失。
6. 事过徒自悔,驷马追不却:事情过去之后只能悔恨莫及,即使驾上驷马也不能追回逝去的时光。
7. 况临衰暮年,事尤资审度:更何况临近晚年,做事情更需要深思熟虑。
8. 如人行远道,日暮将憩泊:如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太阳快要落山了,需要找个地方休息。
9. 遵途益须慎,勿使趣向错:沿着道路走要更加谨慎,不要让自己迷失方向。
10. 逆境是吾师,苦口多良药:困境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忠言苦口往往是治病良药。
11. 岂止人难欺,将为鬼所噱:不仅仅是人们难以欺骗,连鬼神也会嘲笑我们的愚蠢。
12. 有病在速治,姑以自砭灼:有了疾病要赶紧治疗,暂时通过自我反省来激励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范纯仁之手,表达了他对个人修养和处世哲学的独特思考。诗中阐述了不应与人争强斗胜,而应以善行战胜恶行。诗人通过比喻描述了执着于胜负的弊端,指出短暂的胜利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收益,反而可能招致严重的损失。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道德修身和人际和谐的观点。
诗中还提到人应该珍惜时光,谨慎行事,特别是在晚年更应审慎决策。此外,诗人还表达了面对困境时应保持清醒头脑,虚心接受批评,把困境当作良师益友,从中汲取智慧。这种人生态度既有儒家的中庸之道,又蕴含着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体现出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觉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砭》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范纯仁的一首五言诗。范纯仁生活在北宋中期,他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儿子,曾担任过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等要职。他的诗作以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著称,这首《自砭》正是他这种品质的体现。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现象严重。范纯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责任重大,立志为国家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他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曾多次遭受排挤和陷害。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动。
在创作《自砭》时,范纯仁可能已经遭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这首诗中,他以强烈的自责和自我鞭策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他以刀刃比喻自己的品格,表示自己愿意用这种方式来磨砺自己,以求为国家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