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心亭
吾友明知士,结庐汝水边。
名亭号休心,休心师昔贤。
将期一寸诚,悠久如青天。
我闻人最灵,至性初纯全。
吉凶以情变,善恶缘习迁。
湍水决其防,放荡无由还。
所以古圣师,三绝穷韦编。
曾子善守约,孟轲养浩然。
皆能保诚明,千载光华传。
夫君真其徒,坟史尤精研。
恬然安粹灵,外虑何由牵。
进退固有道,用舍岂必专。
丘疾不俟祷,颜乐无穷年。
宁同避俗者,身迹空拘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好友明智士,在汝水边建立了他的家园。
他有个有名的亭子叫做“休心”,这个名字源于古代贤哲的名言。
他希望自己的诚心可以如同青天一样长久不变。
我听说人类是最高级的生物,本性纯真完美。
而人的命运因为情感变化而变得复杂,善恶因习惯改变而发生变化。
就像湍急的河水冲破堤坝,人的行为也会失控而无法回头。
因此古代的圣人导师们,通过阅读经典来消除欲望和杂念。
曾子擅长遵守简约的原则,孟子则培养着他的浩然之气。
他们都能够保持内心的真诚明亮,这千载的光辉仍在流传。
我的友人明智士就是他们的忠实信徒,他对历史研究尤其深入。
他用平静的心态沉浸在对知识的探索中,不受外部纷扰的影响。
他在人生进退之际自有主张,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是非此即彼。
他生病时不用祈求神灵,他的快乐如同颜回一般长存。
他宁愿与那些逃避世俗的人不同,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受到束缚。
去完善
释义
吾友明知士:吾,谦词,相当于“我的”;知士,了解道术的人。
结庐汝水边:结庐,建造房屋;汝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中国河南省。
名亭号休心:名亭,有名的亭子;休心,使心情平静。
将期一寸诚:将期,期待;一寸诚,形容真诚之心非常坚定。
我闻人最灵:我闻,指我所听说;人最灵,人类是最聪明的生物。
吉凶以情变:吉凶,好事或坏事;以情变,因情感而产生变化。
善恶缘习迁:善恶,好与坏的行为;缘习迁,因为习惯而改变。
湍水决其防:湍水,激流之水;决其防,冲毁堤坝。
放荡无由还:放荡,放纵无度;无由还,无法回到过去的状态。
三绝穷韦编:三绝,三次断开;穷韦编,古代书籍用竹简串起,用熟牛皮绳连接,这里指读书的艰辛过程。
曾子善守约:曾子,孔子的弟子曾参;守约,坚守简约的原则。
孟轲养浩然:孟轲,孟子的字;浩然,刚正之气。
丘疾不俟祷:丘疾,孔子的疾病;不俟祷,不需要祈祷。
颜乐无穷年:颜乐,颜回的快乐;无穷年,无尽的寿命。
宁同避俗者:宁,宁可;避俗者,避开世俗的人。
身迹空拘挛:身迹,个人经历;空拘挛,徒劳无功。
去完善
赏析
《休心亭》是宋代诗人范纯仁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首联“吾友明知士,结庐汝水边”描述了作者与友人相知相契的情景,他们选择在汝水边结庐而居,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次联“名亭号休心,休心师昔贤”则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他们在休心亭中向古人学习,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接下来的三联和颈联,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修养身心的重要性。“将期一寸诚,悠久如青天”和“我闻人最灵,至性初纯全”,表达了人性的纯洁无暇,以及保持真诚和善良的信念。同时,“吉凶以情变,善恶缘习迁”揭示了人性会随着环境和习惯的改变而变化,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防止被负面的因素影响。
紧接着的尾联和颔联,诗人引用了一些古代先贤的事例来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湍水决其防,放荡无由还”意味着放任自流会导致道德沦丧,而“所以古圣师,三绝穷韦编”则指出圣人通过勤学不倦来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此外,“曾子善守约,孟轲养浩然”赞美了曾子和孟子在修身上取得的成就,他们都能够坚守诚信,弘扬正义,使自己的名字得以流传千古。
最后,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再次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夫君真其徒,坟史尤精研”表达了对友人全身心投入学问研究的敬佩之情,“恬然安粹灵,外虑何由牵”则表示在如此专注的学习生活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外界纷扰无法干扰他。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向读者展示了在修养身心的过程中,逐渐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休心亭》是北宋时期政治家、诗人范纯仁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9年,正值宋仁宗皇祐年间。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文人墨客多乐于追求隐逸生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江苏苏州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父亲范仲淹曾任宰相,因此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范纯仁的政治生涯中,他曾多次遭受贬谪,历经宦海沉浮。在这一时期,他逐渐意识到功名禄位的虚妄,于是选择归隐山林,过起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范纯仁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他们一起游山玩水,品茗论道,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的诗篇。《休心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通过对休心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