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五马人生最贵,金陵自古繁华。
光悬相印拥朱牙。
况值边庭闲暇。
满劝东西碧玉,高烧丽烛红葩。
诏黄新湿字如鸦。
明日天庭飞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位名驹是世间罕有的珍贵之物,金陵城自古以来便繁荣昌盛。
权高位重的官员身披红袍,守护着这片富饶之地。而边关战火暂歇,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期。
少女们高举酒杯,热情的迎接客人。华美的蜡烛照亮了整个宴会厅。
新鲜出炉的圣旨上字迹漆黑如鸦,揭示了明天将有新的任命降临。
去完善
释义
1. 五马:古代太守出行时的仪仗,五马分别为太守及左右四匹骖马。这里“五马”借指地位尊贵的官员。
2.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历史上的六朝古都,寓意繁华之地。
3. 光悬相印:指在政府担任要职,手握相印,掌握大权。
4. 拥朱牙:朱牙为红色的牙旗,是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标志之一。这里用“拥朱牙”来表示身居显要位置。
5. 边庭:古代边境地区。
6. 碧玉:原指绿玉,此处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7. 高烧:燃烧旺盛。
8. 丽烛红葩:意指艳丽的花烛。
9. 诏黄:皇帝颁布的诏书。
10. 天庭:朝廷,代指京城。
去完善
赏析
《西江月》是南宋词人沈瀛的一首描绘金陵(今南京)繁华景象的词作。此词运用生动的描绘、铺陈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繁华的城市生活画卷。
“五马人生最贵,金陵自古繁华。”首句点明了金陵的地理位置和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都的特点。以五马来形容人生的高贵,暗示了金陵的繁荣和富庶。
“光悬相印拥朱牙。况值边庭闲暇。”这两句描绘了金陵的光彩与权贵的显赫。相印是指宰相的职位,朱牙是指红色的象牙。诗人以光彩照人的宰相形象作为衬托,进一步强调了金陵的繁荣和权贵的尊贵地位。
“满劝东西碧玉,高烧丽烛红葩。”这两句将视野转向市井生活,描述了金陵城内的繁华夜宴。东西碧玉指的是酒宴上招待宾客的美酒佳肴,丽烛红葩则是对繁华夜景的美丽描绘。
“诏黄新湿字如鸦。明日天庭飞下。”末两句写的是当时的政治氛围。诏黄是新颁的诏书,字如鸦表示字迹清楚。诗人在词中透露出对朝廷政令的关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秩序井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是南宋诗人沈瀛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5年,当时正值南宋孝宗时期,时局相对稳定。
沈瀛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歌赋。然而,他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在青年时期,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使他对官场产生了厌恶,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他的诗词作品大多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西江月》创作时期,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民生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沈瀛对于现实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反思。他在这首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