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睡图赞
一等骑虎来,两个挨肩去。
松门外聚头,辊作一处睡。
梦蝶栩栩不知,孰为人孰为虎。
待渠眼若开时,南山有一转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群人在骑虎玩闹,两人紧跟在旁边嬉戏。
在松树门边相聚,然后一起躺下休息。
他们沉浸在梦境之中,浑然不觉自己是人还是虎。
等到他们睁开眼睛的时候,我有个秘密要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骑虎:即骑虎难下,指处于进退两难境地。这里表示梦见自己骑在老虎身上,寓意着面临困境。
2. 两个挨肩去:形容两人并肩同行。挨肩,指肩膀紧挨着。
3. 松门外:指寺庙门前的松树旁。
4. 梦蝶:典出《庄子·内篇·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故事,用以比喻人生如梦或生死轮回的观念。
5. 栩:栩栩如生,生动逼真的样子。
6. 渠:代词,他,他们。
7. 南山:代指庄子。
8. 一转语:禅宗用语,指一个富有深意的语句或问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四睡图赞》是释法薰大师的一首描绘梦境的诗。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
首先,“一等骑虎来,两个挨肩去”这两句,以骑虎和并肩行走的人物形象,象征生活中的不同境遇与地位。这里“骑虎”或许暗示着担当重任或面临困境的境地,而“挨肩去”则表现人们在各种环境中携手同行、互相扶持的精神风貌。
其次,“松门外聚头,辊作一处睡”描绘了在松门外相逢的人们聚在一起休息的画面。在这宁静的环境里,诗人把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暂时放下,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静谧境界。
接着,“梦蝶栩栩不知,孰为人孰为虎”。诗人用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了人生如梦、生死无常的哲学观念,意味着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人们往往难以分辨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揭示了生命的虚无与短暂。
最后,“待渠眼若开时,南山有一转语”意味着当人们从梦境中苏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禅宗的智慧就会如阳光一般照亮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向觉醒之路。整首诗借助于梦境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生活态度、生命哲学的深度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睡图赞》是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法薰所作的一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宋朝末年,政治腐败、外患频繁,社会矛盾激化。
释法薰是杭州灵隐寺的一位高僧,他在这一时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弘扬佛法,救济民众。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曾因为一首诗而被世人尊称为“诗僧”。他的诗歌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题,关注民生疾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在《四睡图赞》这首诗中,释法薰通过对四种动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他以乌龟比喻长寿,以老虎象征威严,以凤凰代表繁荣,以狐狸寓意狡猾,通过这种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作为一名诗僧的高尚情操和伟大抱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