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标题包含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屈刂},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迹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微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昨天有人离去领取官印,今天又有客人来访拿起缰绳。 竹笋已经被采摘完毕,送走客人哪知道已经老了。 儒雅的风流能有多少人,南宫先生或许就是那样的人。 十年不再梦见蓬莱山,为什么相隔万里就像隔着湘水一样遥远。 叶公稳重地位崇高,颜公是天下士人的领袖。 星空与郎署相连,各位大人的足迹相继出现。 朝廷台省的老前辈们,已经见过四五次了。 可以让我的马匹在崎岖的道路上疲惫,独自抱着兰荪去悼念那些憔悴的身影。 渔人和樵夫在山里共同生活,他们故意来到人前却不让人注意。 酒后停下酒杯询问他们的头发和胡子,夜深了还在点着蜡烛看微小的文字。 很久没有见到他们让我痛苦不已,想看看世界是否顺心如意。 先生将要离开前往甘泉宫,请让我的心陪伴您进行重要的讨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分符:古代指任命官员的分封委任状。此处指担任官职的杨似之离开赴任。 2. 蕨芽:蕨类植物的嫩芽。 3. 笋可{屈刂}:指新鲜的竹笋。 4. 南宫先生:此处借指杨似之。 5. 儒雅风流:形容学识渊博、风度翩翩的才子。 6. 蓬山:蓬莱山,指仙山。这里比喻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7. 湘水: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长沙市。 8. 叶公:指战国时期的楚国令尹叶公子高。 9. 地官贰:指地方高级官员。 10. 颜公:指颜子。 11. 郎署:尚书省的各个部门。 12. 星联:像星星一样分布。 13. 何:何熙,汉桓帝时的尚书令。 14. 班行:班列,行列。 15. 兰荪:兰花和荪草,比喻君子。 16.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17.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代指隐逸之人。 18. 山穷处:山的深处。 19. 故故:故意。 20. 停杯:停止饮酒。 21. 夜阑:夜深。 22. 微文字:微小的文字,比喻细节。 23. 多时:长时间。 24. 渴见:迫切希望见到。 25. 痛折节:折损气节,表示谦虚。 26. 万事要看方得意:指杨似之才能尽显。 27. 扈甘泉:扈从皇帝前往甘泉宫。
去完善
赏析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杨似之的深深惜别之情和期望。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首联“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通过对比昨日送别的情景和今朝迎新的场面,表现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思绪。诗人巧妙地将“分符”和“揽辔”两个典故融入其中,使得诗意更加深奥。 颔联“蕨芽掇尽笋可{屈刂},送客焉知老将至”,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品尝美食、谈论人生的场景。诗人以“蕨芽”和“笋”比喻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他们对岁月不居的感慨。 颈联“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敬意。诗人认为,像友人这样具有儒雅风度的人才不可多得,他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尾联“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他希望友人能在皇帝身边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是南宋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内外交困。 在这一时期,陈傅良作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曾担任过国子监祭酒等职,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关注。他在诗中将友人杨似之比作“青兕”(一种传说中的神鹿),寓意其才德出众,实为国家栋梁。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赴湖南任职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在湖南期间能有所作为的期许。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段内,南宋正处于金兵压境、国土沦陷的危急时刻。由于北宋灭亡,南宋政权不得不偏安江南一隅,忍受着金人的欺压。然而,这一时期的南宋朝廷却并不团结,朝政腐败,民族矛盾激化。在这种背景下,陈傅良渴望有才能的政治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挽救国家的命运。而他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正是这种期望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