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刘端木司户

标题包含
挽刘端木司户
十年共语昨来非,长忆初年握手时。 身世自怜心炯炯,功名犹恐论卑卑。 民彝亘古非芜没,学者如公好器资。 缓辔徐行逢九轨,可堪倏忽九原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十年交谈感慨多,回想当年初次握手。 人生起伏心中明,功名追求仍在路上。 民心永恒勿放弃,像你这样的学者是宝贵财富。 缓慢前行遇见机遇,难以忍受瞬间离去之痛。
去完善
释义
1. "十年共语昨来非":这句诗意思是诗人与刘端木一起共事并交谈已有十年时间,感慨昨天已不再是过去的样子。其中,“共语”表示一起谈论、交流的意思,而“昨来非”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环境的感慨。 2. "长忆初年握手时":这句话的意思是常常回忆起当初相识时的情景。其中,“长忆”是经常回忆的意思,“初年”指的是刚开始的时候,“握手时”则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握手的时刻。 3. "身世自怜心炯炯":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自我怜悯自己的身世遭遇,尽管心中充满悲伤,但仍然意志坚定。其中,“自怜”指自我怜悯,“炯炯”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表达坚定的信念。 4. "功名犹恐论卑卑":这句诗的意思是担心自己的功名无法获得应有的评价。其中,“功名”指的是在社会上获得的地位和声誉,“犹恐”表示仍然担忧,“论卑卑”则表示被轻视或者不被重视的看法。 5. "民彝亘古非芜没":这句诗的意思是人民的基本道理自古以来就存在,并未消失。其中,“民彝”指的是人民的基本道理或风俗习惯,“亘古”是自古以来,“非芜没”即没有消失或丧失。 6. "学者如公好器资":这句诗的意思是像刘端木这样的学者具有优秀的才能和品质。其中,“学者”指研究学问的人,“如公”即像您这样,“好器资”表示有优秀才能和品质的人。 7. "缓辔徐行逢九轨":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骑着马慢慢地行走,沿途看到了繁荣的景象。其中,“缓辔”是放松缰绳让马儿慢慢走的意思,“徐行”是缓慢行走,“逢九轨”则表示路上车辆众多,象征着繁华景象。 8. "可堪倏忽九原悲":这句诗的意思是突然间,诗人感到悲痛不已。其中,“可堪”表示难以忍受或承受,“倏忽”表示迅速、突然,“九原悲”则指极度悲痛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挽刘端木司户》是南宋诗人陈傅良悼念亡友刘端木的一首诗。诗中回顾了与刘端木共度的十年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好友的深切怀念。首联感叹岁月流逝,回忆当初相识的场景;颔联赞美刘端木才学出众,忧虑其未竟的事业;颈联颂扬刘端木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尾联借景抒怀,表达对挚友突然离世的悲痛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深切悼念和无尽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刘端木司户》是南宋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哀悼诗,以表达对刘端木的怀念之情。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即公元1179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陈傅良年岁已高,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此前,他在朝廷担任过要职,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继续留任。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族矛盾激化,战争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词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陈傅良也不例外,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众疾苦和国家忧患。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刘端木的悼念,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